星期四, 2月 16, 2006

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 Age)& 尼西亞前時代(Ante-Nicene Age)




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 Age),主後100?170。




這時期被稱為後使徒時期,是因為這時期中受托作教會領袖的人,大多是曾與使徒來往,並曾受使徒教訓的人。這時期因為使徒們都已去世,所以基督教信仰便以一些教會普遍公認的文獻及信條作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指標。這時期教會面臨很大的逼迫,但是教會也得擴展非常迅速。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

基督教在頭三個世紀內迅速的發展。它傳遍了羅馬帝國各部份,甚至傳到了羅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東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瑪代、巴特利亞、帕提亞、印度、和亞米尼亞;往東南向亞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亞力山大傳向埃及中、南部;向西傳到羅馬帝國北非各省;在歐洲傳到高盧,經多瑙河而至德國境內的羅馬各省。
福音的迅速發展原因眾多,包括基督徒期待主很快到來,並盡力傳福音到地極;基督徒的生活吸引人民趨向福音,教會在缺乏愛心的世代實行慈愛、接待、和友愛;眾生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道理對下等和中等社會的人特別有號召力;基督徒有殉道的心志;商人把福音帶到各地;信耶穌的官吏協助福音的傳遞;當然,最大的原因是神與他的子民同在。

基督教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異端文化與學術開始研究基督教,羅馬政府不得不仔細觀察教會。他們發現基督教與猶太教是迥然不同的一種宗教,他們更發現基督教幾乎是向希臘羅馬人所持守的一切挑戰,並指責、排斥當時人生的許多方面。這樣的發現使得希臘羅馬人開始對基督教展開攻擊。除了出現攻擊基督教的著作以外,羅馬政府也開始逼迫基督徒。雖然教會也出現許多以文字為基督教做辯護的「護教士( Aplogists)」及文章,但是對基督教的逼迫與仇視在羅馬帝國仍常常出現。其中「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在主後 166年在羅馬被處死刑。


◎基督教與猶太人

隨著猶太戰爭以及耶路撒冷的被毀,猶太人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但是對於基督徒的仇視並未為之減少。他們設立了一些拉比學校來培養仇視基督徒的態度。他們將猶太人的口傳加以整理,使成為著作。從二世紀起過了五百年,這樣工作的成果就成為「他勒目」( Talmud)法典。

猶太基督徒在當時也分成以下幾種派別: 1.正統的猶太人,可分為: a.拿撒勒教派( Nazarenes),這名詞原先猶太人是用來稱呼一切基督徒的(徒 24:5)。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後,直到主後四世紀末,拿撒勒教派都一直是猶太基督徒中的一個小團體。他們謹守摩西的律法,卻也不拒絕跟其他基督徒團體相交。

b.伊便尼派( Ebionites),希伯來字伊便( Ebion)意思為窮苦、謙卑、受壓迫的。他們把自己當成基督與其窮苦的門徒的真信徒。他們也認為摩西的律法有普遍與永久的效力,所有基督徒都應當受其束縛。因此遵守禮儀的律法在得救上是必須的。伊便尼派又分「法利賽的伊便尼派」,以及「愛色尼派(Essene)」。

2.猶太的諾斯底派( Gnostics)。希臘字諾斯底( Gnosis)意義為知識、開明、有時也做科學解。在基督教起頭的三、四世紀之內,所謂諾斯底派就是一個反對基督教所傳的因信稱救,而宣傳靠知識得救的團體。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

諾斯底主義源於許多不同的思想派別,外表形式也不隻一種。它綜合了猶太教及古代波斯、巴比倫、埃及等異教之神秘色彩而成,後來又參入柏拉圖的「觀念」學說,更利用了基督教的「得救」觀念。簡單來說,諾斯底主義根據宇宙二元論,把宇宙分成靈性世界與物質世界,前者是善的,是人生歸宿最高的境界;後者是惡的,是束縛人生的桎梏。人要得救,必須脫離物質世界的束縛,而知識就是救人唯一的工具。這種知識(Gnosis)是一種神秘的智慧,也是神特別的啟示,隻有少數蒙恩寵的人才能獲得。且為著要從物質世界拯救出來,人必須禁欲克己,拒絕物質的誘惑。

諾斯底主義承認有一位崇高善良的神,是那光明的靈性世界之王,可是這不是舊約聖經的神。舊約的神不過是一位「次等的神」,因為他創造了這「有形的惡的物質世界」。基督卻把那靈界神的真相啟示出來,因此隻有藉著認識基督才可以「得救」。可是物質世界既是惡的,基督便不可能真正成為人身。基督在世為人,不過是幻影,看起來像人,卻又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軀。且並非所有基督徒都有得救的「知識」,因為這種知識是秘傳的,僅授與「特殊份子」的門徒。諾斯底主義不但利用耶穌基督的啟示,也利用保羅的教訓,特別是像「靈與肉為敵」那一類的教訓。

諾斯底主義在成為一種主義或學說之前就以不同形式存在。當時流行的「禁欲派(Stoicism)」與「縱欲派(Epicureanism)」,都是從諾斯底思想為出發點,因為他們都是以物質、肉體為惡的,因此禁欲派要嚴厲的對付肉體,縱欲派要盡量消耗它。

正統基督教的宇宙論是一元的,神是個靈,他也創造了物質的世界。保羅的書信也說「身體是聖靈的殿」。同時耶和華神是獨一無二的神,是貫乎萬有的主宰。為著抵抗諾斯底的異端,就出現了一些信經,如直到今日仍在教會被背誦的「使徒信經(The Apostles\' Creed」就是當時為維護純正信仰被提出來的。

使徒信經提到神是創造天和地的,又提到耶穌基督是由「童貞女瑪莉亞所生的」,最後它更提到耶穌的「身體復活」。藉著使徒信經,初代教會聯合一致公開確認耶穌基督神人兩性同時合在一身。但是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問題並沒有解決。這問題直到主後451年迦克墩大會(Council of Chalcedon)才獲得解決。這點容後再述。


◎孟他奴主義(Montanism)

行神跡與說預言的屬靈恩賜並未曾隨著使徒的過世而停止。殉道者游斯丁、愛任紐(Irenaeus)、俄利根(Origen)等人都証明當時仍有人奉主名行神跡,並且說預言的恩賜在某些教會的崇拜中佔有一席地位。孟他奴主義的興起算是對上述傾向的一種反應,也是弗呂家人的宗教國家主義觀的一種產物。它創始於二世紀中期,在弗呂家邊界的一個小村庄亞爾達巴,由孟他奴提出來的。他自認自己以及兩個婦人百基拉(Priscilla)與麥西密拉(Maximilla)有先知的能力。他宣稱最高的啟示已經臨到,安慰師的時期已經臨到;安慰師藉著孟他奴的口宣揚世界末期快要來到。現在已經是靈恩時代,尤其是預言的時代。
孟他奴主義者在崇拜時重視預言,甚至有類似魂游象外經歷的異象出現。

他們認為以屬靈的恩賜當作是試驗真基督徒的標准。他們承認全部聖經的各卷,並堅守信仰的標准;他們也熱切期待基督的再來。他們嚴密的要求信徒守童身、禁食、嚴守倫理道德。他們特別贊揚殉道的精神,絕不逃避、也絕不反抗逼迫。

正統教會對孟他奴主義者的反應很為難:一方面他們的確反對諾斯底主義,並且重視末世將近的教訓,重視靈恩、預言,所以應當接納尊重;一方面教會也看出孟他奴派的謬誤,尤其是他們的狂熱主義,以及他們宣稱自己所得的啟示高過新約聖經。但最終各教會仍採取將孟他奴主義者逐出教會的措施,一開始小亞細亞主教斥責他們為異端並逐出教會,後來高盧與羅馬的教會也這樣行。阿非利加有陣子是孟他奴派的大本營,因為有天才的神學家特土良(Tertullian)自認為該派的同道。


尼西亞前時代(Ante-Nicene Age),主後170-325。



基督教的向西傳播,使得教會組織的生活受了羅馬人的影響,而有了固定的形式。這樣的改變終至羅馬大公教的出現。大公教會與使徒時代的教會有兩點不同:教會政治之改變,與信仰之改變。


◎大公教會之興起

在使徒時代一切信徒都有屬靈的祭司職普遍的為教會所承認,教會並沒有特殊的祭司職,所以沒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差異,在屬靈方面並不分等級。罪人直接向神認罪而得赦免,神甫或主教在得救的事上並沒有功勞。教會並不是在乎特殊的職位,隻要有信徒團聚在一起就是「聖會」,因信耶穌基督而得以親自與神相交,這種交通乃是基督徒生活之要素與能力。依照弗 4:11所記,神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與教師。」各教會有長老與執事監督並指導教會的工作、管理慈善事業、照顧病人、並照料按時舉行的聚會。這並不是意味因為他是長老所以可以教訓人、講道、並施行聖禮,而是因為他有「恩賜」。
這樣的教會職位並不是因為法規而來,也沒有法規限定這些事奉歸任何專職掌管。

在一世紀末,因為一般人缺少對聖靈特殊恩賜的信任心,要有更明確的規條,並迫切需要防衛異端,所以產生了一個重大改變:講道、教訓、以及行聖禮都由「有恩賜的人」手中,轉移到各地方教會長老手中。這些長老之被選舉,也因為他們的恩賜,尤其是教訓人的恩賜。此後教會職分上的任務專由長老完成,講道與行聖禮的工作變成了正式的職分。這是將基督徒分成「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開端。

在二世紀與三世紀中,各地方教會原由一些長老治會,以後卻由那唯一稱作主教的人來作教會的首領。主教制被認為是法定的規矩,若要成立教會,就必須要有主教。主教被認為是獨一領受神恩賜與托付來作教會領袖的人。沒有主教的教會就沒有救恩。主教制度的成立不單僅是組織上的改變,也含有信仰的改變,就是信徒隻能藉著與主教相交而與神相交。一種特別的祭司職代替了一切信徒皆有屬靈的祭司職;一個看教會為一群屬於主教的信徒之大公教會的教會觀代替了教會為「聖會」的福音的教會觀。


◎歷史之主教制的演變

雖然教會在當時並沒有教職政治的出現,卻很快的向這個方向走。理論上各地方的主教都是平等的,但是一些鄉下地方的主教卻不能享有較大城市的主教所享受的直接的權威與大眾的尊敬。羅馬、康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這五大城的主教顯然的有比其他地區教會主教更顯要的地位。二世紀中期已經有一些以耶路撒冷使徒會議為楷模的會議在某地方的教會舉行。這些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異端的懲戒。一開始會議的代表除了主教外,還有平信徒,但最後變成僅有主教參加這些會議。在主後 250年以後,這些限於省區的會議大都是每年舉行一次,開會的地點在省城,即以該城的主教充當主席。主後 325年皇帝康士坦丁發了通諭勸他的臣民信仰基督教,他並且使得基督教變成當時的國教,並依據帝國政治上的組織來組織教會。這樣的結果產生了各城有主教,各省有省主教(大主教),由省城的主教充任。在第四世紀內有幾省由一位皇帝的代表(總督)管理,與此相當的教會職務為主教長(紅衣主教)。與元老院相當的是主教長會議,一方面又是教會的大公會議( Ecumenical Councils)。不久在教會中也出現了與皇帝相當的職位,就是教皇。


◎教會與逼迫

教會所受第一次普遍有系統的逼迫發生於德修與瓦勒良(約249-260 A.D.)兩位皇帝在位之時。原因是當時的羅馬人認為國勢衰微是因為他們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因為基督徒不敬拜當時羅馬的諸神導致災禍的到來。德修皇帝為了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強盛與統一,決定鏟除基督教並恢復國教。主後 250年他頒布了一道諭旨,要普遍的除滅基督教。一切基督徒必須放棄基督教,不然無論男女老幼,其財產必被沒收,並接受酷刑與死刑。瓦勒良皇帝也繼續這樣的政策。 260-303年是一段安寧的時間。303年一位大政治家丟克理田( Diocletian)繼續對不肯敬拜羅馬諸神,與向皇帝的像燒香的基督徒們進行逼迫。在那一年內他連發三道諭旨:( 1)要毀壞基督教的建□物,( 2)要監禁一切主教與長老,( 3)要使一切基督徒受酷刑。304年的第四道諭旨凱是要基督徒在背道與受死間做選擇。

在這段教會受逼迫的時期,有一些信徒為了求生存公開宣稱放棄基督教信仰。這些人之中也有人在逼迫結束後要求重新回到教會,而造成教會對這些人接納與否的爭論,甚至引起了分裂。

這樣的逼迫直到主後 311年稍稍好轉,當時主張逼迫基督徒的皇帝加利流( Calerius)終於發現消滅基督教與恢復羅馬諸神昔日的至高權威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與跟他同作皇帝的康士坦丁及理吉紐( Li inius)一同頒布了一道諭旨,允許基督徒有限制的信仰自由。康士坦丁在 312年穆勒威橋( Mulvian Birdge)一役曾以十字架為他軍隊的新標志。在 313年他掌握東羅馬帝國之統治實權之後,這個大逼迫就完全停止了。直到 324年康士坦丁獲得全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時,他公開保護教會並善待基督徒。至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所受的逼迫終於結束。


◎教會內部的沖突

教會內部發生沖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福音之曲解以及幾個正統派的與混和主義的猶太人團體所釀成的派別,( 2)想調和基督教與異端哲學與宗教之人所發生的沖突與異端,( 3)關於教會內部的懲戒和道德上的爭辯,( 4)因教會教職不同而發生的派別,( 5)關於基督教教義的爭論。這些爭論包括了諾斯底派的思想對教會的煩擾,摩尼教( Manichaeism)嘗試將基督教與祆教( Zoroastrianism)調合為一體,對在逼迫中曾經叛教者的懲處與接納問題,守復活節的確定日期,信異端者所施的洗是否有效,以及對三位一體教義與對千禧年的爭辯等等。

各種內部的沖突產生了一些有益的結果:( 1)信仰的標准正式規定,( 2)新約正典的正式規定,( 3)教會組織之完成,包括歷史的主教制的設立,( 4)基督教神學之進展。


◎其他重要發展

修道主義的開端是這時期的重要事情之一。修道主義有兩個基礎:( 1)相信這世界的罪惡是不能救的,( 2)相信最高尚的聖人,都是那些為良心的緣故而極端刻苦的人。這時其的修道主義就是從這兩個根源發出的,並且是以自願貧苦、自願獨身、和自願遁世為中心。第一位世界聞名的隱士是安多紐(Antonius)的埃及厭世者,在主後 270年左右起近九十年的時間中隱居於曠野。

他成為一個極孚眾望的人,隱士生活也隨之變成一種群眾運動。隨著人數增加,隱士會社(修道院)之組織就變得必須。第一個著名的修道院組織是主後 335年尼羅河中他本拉島上的帕科謬斯( Pachomius)修道院。

基督教的教育在這時期也逐漸成熟。當時住在說希臘話的地區的教牧覺得他們需要一與批評他們的有學識的希臘人相等的教育,所以就有了聖道學校,這些學校也發展成基督教神學學校。當時最著名的教會教育機關為亞歷山大的聖道學校。它最初的目的隻是訓練初信者,但不久就擴大□圍,兼施普通教育與宗教教育。
這一類的學校也曾設立於安提阿、伊得撒( Edessa)、尼西比( Nisibis),和該撒利亞。在西方,異教思想逐漸被認為無異於基督教而遭排斥,教會並在 401年於加大果舉行會議,禁止教牧界閱讀任何異教著作。於是希臘學術在西方被遺忘了將近千年。

這時期開始有正式的禮拜堂建□,因為私人的房屋對在增長中的教會不適用。主後 200年基督徒在伊得撒、亞爾伯拉( Arbela)等地與附近建□了幾個著名的禮拜堂。唱詩歌變成崇拜中重要的部份,雖然沒有樂器伴奏。西方教會有將教會當作一個神聖的、中間的機關之傾向,使得信徒屬於其下,好藉它獲得救恩。
教牧與平信徒間的鴻溝越來越寬。崇拜殉道者與聖徒在尼西亞大會前的時代是件很普通的事。雖然當時的人認為殉道者在主前的代求看得寶貴,卻尚未向聖人祈求,也不以古聖遺物有神奇功效而敬拜它們。這些都是在下一時期才變得更普通的習慣。四、尼西亞時代(Nicene Age),主後325?590。



這一時期的教會歷史所論到的主要之事乃是三方面的進展: ( 1 )教會與帝國的關系,( 2 )基督教教義的進展,( 3 )教會組織與崇拜儀式的進展。教會備受羅馬帝國保護,甚至成為國教;基督教內的教義爭論愈發尖銳,終於使得教會召開大公會議,包括尼西亞會議與迦克墩等會議,來維護正統信仰不受異端與異教思想的侵蝕;而教牧界成了一種經濟獨立的制度,也成為一種法庭,並享有帝國賦予的許多特權。

◎教會與帝國的關系

康士坦丁未死以前,基督教已經被認定為帝國團結力的來源。他善待教會,將原羅馬帝國宗教機關的特權都轉移給基督教會,此外還增加了幾種新的特權。他使基督教的教牧得免兵役與公民的義務, 豁免他們的產業稅(主後 313 年)。他廢除了各種有害於基督教的慣例與法令(主後 315 年)。 他准許羅馬教會有承受遺產之權,卻不將相同的權柄給予異教(主後 321 年)。 同年他命令臣民遵守主日。他拔擢基督徒充任要職,並讓自己的兒子受基督教教育。

康士坦丁成為基督教神治政體的第一個代表。 這政體意味著:( 1 )一切臣民都是基督徒,( 2 )公民權利與宗教權利之密切關系,( 3 )認為教會與政府都是神聖的機關,是在地上的同一神治政體的兩條膀臂。康士坦丁繼續做國家宗教事物的最高教長。在羅馬帝國內有紛爭、外有蠻族時,康士坦丁就倚靠基督教會為革新與建設社會和政治制度的力量。他嘗試增強教會的力量,並使它團結一致。在主後 314 年他召開了亞爾勒( Arles )會議來解決多納徒派的爭辯;在主後325 年他又召開教會的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康士坦丁親自到了尼西亞,並參加了幾次會議.

在主後 330 年,康士坦丁將政治中心移到比散田( Byzantium ),並且在那建立了一個新的基督教的羅馬,即康士坦丁堡。這次的遷移最終造成了一個分裂的帝國與一個分裂的教會,東、西羅馬帝國,以及東、西方教會。帝國的重心東遷,使得東邊的邊防虛弱,頻頻被蠻族騷擾。

不久後的主後 420 年左右,各地的蠻族紛紛侵蝕羅馬帝國的疆域, 主後493 年西羅馬帝國終被消滅,東羅馬帝國的領土也大幅縮小。各地皆有蠻族建立王國,包括了西班牙與高盧的西哥特王國,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高盧東西部的伯艮地王國,北非洲的宛大勒王國,與在墨羅溫王朝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等等。在主後443 年至 485 年之間,央格魯人、薩克遜人、和朱特( Jutes )民族離開了丹麥與德意志北部北部而移居於南不列顛,斯拉夫族也移入了東羅馬帝國。這些民族的遷徙,使得了基督教傳入了蠻族中間。這是羅馬帝國在政治、軍事上的失敗,卻使福音成功的進入當時未受福音開化的蠻族。這使得日後的歐洲成為了基督教的世界。

◎尼西亞會議的成果

這個階段教會內部對於教義的爭論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在教會努力對抗諾斯底主義之後, 這時期教會最常討論的問題,就是「三位一體( Trinity )」。同時聖靈的神格也被牽涉在其中。三位一體被承認是教義的一部份,是在尼西亞會議之後的事。 這樣的爭論顯見於主後 320 年亞流與亞他拿修之間。亞流當時是亞歷山大的長老,他反對三位一體,他認為隻有一位神,而且按他的說法,基督甚至是被造的。他認為耶穌是後存於聖父的,並非在永恆中與天父同存。耶穌的存在是靠恩典, 但是本性與天父不同。 在當時尼哥美地亞的優西比烏( Eusebius ofNicomedia )成為他有力的靠山。

亞他拿修是亞流教區中的大主教,他強調神的合一性,並堅持在三位一體的教義解說上,不得影響此合一性。他認為亞流的說法將會導致多神主義。他用「本質上的一體」一詞來表明神的合一性與在他本性中的區分。這清楚的說明了聖父與聖子是同質的, 但也暗示兩者也許在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亞他拿修信經(Athanasian Creed )中說到:「我們敬拜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 他既是三位一體,又是獨一的;在位格上不混淆,在本體上也不分割。」亞他拿修論到聖靈,他認為在救恩歷史中父、子、靈同時在場,且三位格間有親密團契。

當時的兩個教會中心分別有兩種立場:安提阿的教會支持亞流,亞歷山大的教會反對亞流。 在康士坦丁皇帝的主導下,終於在主後 325 年在尼西亞召開了歷史中的第一次大公會議, 共有 315 位主教與會,會中康士坦丁接受亞他拿修的見解,並作成 20 條結論,有三個重點:( 1 )耶穌是神的獨生子,( 2 )耶穌是真實的神, 不是靠恩典而存在,在本質上就是神,( 3 )耶穌與天父是同質的( homoiousios ),所以耶穌並不是次等的神。

尼西亞會議原本是康士坦丁皇帝希望止息爭端的契機,但是結果適得其反。會議的決定是出於皇帝的高壓手段,未能達成圓滿。很多人對會議的結果不滿,卻還是簽署了會議的結論;其中支持亞流的人之所以不敢繼續堅持,是因為皇帝的權柄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去留。這是政教牽涉不分之濫觴。

尼西亞會議大致確定了耶穌與聖父同質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還是有不少人反對。當初支持亞流的人做了一些修改,產生了半亞流主義( semi-Arianism)。他們依然反對耶穌在本質上與神相同,有些人說耶穌是非本質的(heteroousios ),是一種新的本質; 有人說他不像父神,有人說他有與父神相似的本質。半亞流主義在東方教會相當流行,他們受到俄利根( Origen )的從屬主義( subordinationism ), 認為聖子在聖父之下。 西方教會則受特土良(Tertullian )的影響,忠於尼西亞會議結果。

◎迦克墩會議的成果

亞波裡拿留( Apollinarius )是老底嘉的主教,他反對亞流主義。但是他主張「道與魂」的二元論。他認為道成肉身時,神性( Divinity )代替了靈魂,而神性的馨香會影響到肉體的人性。即「神化為肉身,神披帶肉身」的想法。他用「融合」來說明基督的神人二性關系。神性與人性融合,使人性變化,成為一個新的事實。他的主張被迦帕多加( Cappadocia )省的三位教父大巴西流( Badil the Great )、 尼撒的貴格利( Gregory of Nyssa )、 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 )質疑, 認為亞波裡那留這樣的主張將會面臨肉體是屬神的還是屬人的問題,以及基督如何能在這樣的主張下被稱為是「完全的人」。他們的質疑對亞波裡那留的主張造成合理的破壞。

涅斯多留( Nestorianism )是安提阿的長老,後來又做了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長(主後 428-435 年)。 他將基督分成神人兩性,結果差不多將基督分成了兩個位格。 他認為瑪莉亞是基督之母, 為要強調基督的人性。 他用「連接」(conjunction )一詞來說明基督神人兩性的關系,而不是「合一」。這樣的分別會很容易使人否認基督的受苦、受死、與復活的絕對價值。 在主後 431 年的以弗所會議中即將這樣的思想判定為異端。 亞力山大的主教區利羅( Cyril )是著名的反涅斯多留主義者。

康士坦丁堡的一個主教歐迪奇(Eutyches)另外贊成「基督一性說」(Monophysitism),即認為基督隻有一個本性,就是神性。他甚至認為基督完全是 神,甚至沒有肉體,隻不過僅有人的外貌而已。在主後451年的第四次大公會議,即迦克墩會議中拒絕了這樣的教義,並聲明基督的本身具有兩種本性,及神性與人性,此兩性相和而不相混,也沒有改變。支持基督一性說的人繼續修正他們的主張,有認為神人二性已經在基督裡面相混而成為第三性,成為一種新的神人合一(God-man)的性質。主後553年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五次大公會議強力的制止了基督一性說。而後又有「基督一志說」Monotheletism)的出現,認為基督雖然有一種人性,但沒有人的意志,隻有神的意志。這樣的主張也在主後680年康士坦丁
堡的第六次大公會議中被判定為異端。

迦克墩會議最後有提出對基督位格教義的重要聲明,其中重要的含意如下:(1)神人兩性的本質可以歸屬於一個本質,(2)神而人(God-man)的受苦可以被認為是真實的無限, 然而是無感於神性的,( 3 )基督位格的根基,是在於他的神性,而非他的人性,( 4 )道( Logos )並未與一般人類中的個人聯合,乃與人性聯合。

◎其他的教義爭辯

多納徒主義(Donatism)在丟克理田逼迫基督徒之後不久創於北非的加大果(Carthage)。他們稱逼迫中判道的信徒是「以經換命者(traditors)」,即在逼迫中舍棄聖經抄本的人,犯了不可赦的大罪。多納徒主義者在教會懲戒與殉道之事上反對羅馬教。北非的教會在主後 311年左右因為這件事情分裂了許多年。直到主後395年奧古斯丁被選為希坡(Hippo)主教之後,大公教的這一邊才出現優勢。奧古斯丁認為一個教牧的品格並不影響他職務上的動作。教會有信莖、聖禮、與主教的使徒傳承,就可以叫人知道它是真教會。奧古斯丁使多納徒主義受了致命一擊,到主後411年這一派以為法律所不容,並消失於蠻族入侵非洲的時候。
伯拉糾(Pelagius)是一位不列顛的修道士。他認為人並沒有從亞當遺留下來的原罪,並對於行善與行惡都有完全的自由。新生的嬰兒因此是無罪的。此外他也認為不靠律法與福音,或 神的恩典,人仍能得救,這些方法隻使得得救更加容易。奧古斯丁則因為自身對罪與自由意志的深刻體驗,所以他反駁說人雖照神的形象所造,但是因為亞當的墮落而失去行善的自由。人人都有罪,連新生嬰兒也不例外,所以嬰兒洗是必要的。人對救恩沒有選擇的自由,完全是 神的恩典。而且得救是出於恩典與信心,連信心都是 神的工作。奧古斯丁的意見大都為大公教會所接受,而伯拉糾主義在主後431年的以弗所會議被斥為荒謬,並逐漸消失。

◎教會的進展與改變

因為康士坦丁的保護,教牧界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制度。不但如此,還成了一個法庭。從此教牧界可以完全不受政府法庭的干涉,甚至反而干涉政府法庭的審斷程序。神甫制度愈趨完善神聖,神甫們也必須在各樣的事上顯出與其他人不同。教會的法律與遺傳也開始編訂起來,其中包含了沒有聖經根據的遺傳與主張。長老變成遵守主教意旨的人,主教則擁有比以前更大的權力,可以視察經濟情形、分配神甫的調動、並批准他們的旅行。因著屬世財物的增加,主教為自己設置法庭、組織衛隊、雇用成群的佣人,並在政治的活動上活躍。他們跟以前牧養教會的主教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了。

教會的教階制度逐漸擴大繁復。在第五世紀中葉,教會已經有五個大主教,分別駐在亞歷山大、耶路撒冷、安提阿、康士坦丁堡、以及羅馬。最後兩個大主教成了爭取教會權力的大對頭。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壞,東方的康士坦丁堡的皇帝就成為羅馬世界的唯一君王,而該城的大主教也想僭取眾主教之主教的稱號與特權。一個屬世的統治者在名義上成了教會的頭。除了羅馬教會以外,沒有其他教會敢將這稱呼從皇帝身上奪回。

為什麼羅馬會成為日後的教會權力中心呢?羅馬當時是世界地理與政治的中心,人民對羅馬的一切事無不尊敬。因為羅馬的教會抵擋諾斯底主義與孟他奴主義獲得成功,所以它的力量與特權也隨之而來。羅馬教會認為自己有使徒的傳承並彼得的座位。一般人相信保羅與彼得都在羅馬住過,所以主後170年就有流行的遺傳說。有名的古教父如居普良與愛任紐等也熱烈擁護這首任羅馬主教之說。羅馬差派的宣教士自然而然在新創立的教會中種下對母會的崇敬與愛慕之情。在蠻族侵略時,皇帝不能保衛羅馬,是教皇出面救了這城。羅馬的主教繼續忠於尼西亞信經,追封亞他拿修為主教,在亞流派被定異端之後,尼西亞信經成了全教會的信條,這是羅馬的一大勝利。

在主後 451年的迦克墩會議中,康士坦丁堡的大主教曾被選為全教會的總主教。羅馬主教與其代表的一切抗議都歸無效;這兩方從此救護不相讓,最終發展出羅馬教與希臘教(或東正教)兩大派。等到第一任羅馬教皇大貴格利的興起,東西教會分道揚鑣,初代教會史就告一段落,而進入了中世紀的教會歷史了。

7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hello my first comment whoopee...[url=http://www.catholicsociallife.com/James129].[/url]

匿名 提到...

like gambling? friendship las vegas? actions the all leftover [url=http://www.casinolasvegass.com]casino[/url] las vegas at www.casinolasvegass.com with on the other side of 75 up to girlfriend unstinting [url=http://www.casinolasvegass.com]online casino[/url] games like slots, roulette, baccarat, craps and more and hypothecate a mastery in firm transmogrification with our $400 laid-back bonus.
we beget unvaried recovered games then the superannuated online [url=http://www.place-a-bet.net/]casino[/url] www.place-a-bet.net!

匿名 提到...

Ola, what's up amigos? :)
In first steps it's very nice if somebody supports you, so hope to meet friendly and helpful people here. Let me know if I can help you.
Thanks and good luck everyone! ;)

匿名 提到...

Hello,
I have developed a new clean web 2.0 wordpress theme.

Has 2 colours silver and blue, has custom header(colour or image).
I am curently working on it, so if you have suggestions let me know.

You can view live demo and download from here www.getbelle.com
If you found bug reports or you have suggestions pm me.
Wish you a happing using.

many thanks to [url=http://www.usainstantpayday.com/]USAInstantPayDay.com[/url] for helping with hosting and developement of the theme
Grepeseroit

匿名 提到...

thanks for adding me to the forum[url=http://forum.411mortgageleads.com/forum/profile.php?id=90523
].[/url]

匿名 提到...

kredyt pozyczka kredyt bez bik podatek dochodowy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u/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u/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w/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z/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s/ http://studencki-kredyt.pl/kredytt/mapa.html cialis http://studencki-kredyt.pl/akcje/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inwestycje/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karta-kredytowa/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lokata/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notowania/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oprocentowanie/mapa.html http://studencki-kredyt.pl/pozyczka/mapa.html http://kredyty-studenckie.unl.pl/emerytura/mapa.html http://kredyty-studenckie.unl.pl/leasing/mapa.html http://kredyty-studenckie.unl.pl/prywatyzacja/mapa.html http://kredyty-studenckie.unl.pl/renta/mapa.html http://kredyty-studenckie.unl.pl/waluty/mapa.html

匿名 提到...

hi everybody


Just saying hello while I read through the posts


hopefully this is just what im looking for looks like i have a lot t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