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4, 2006

教會的征戰 - 史百克

【讀經】:加一6~24;二11;三1;四16;五9、19。

  加拉太這一本書給我們些甚麼呢?這一本書是說到使徒保羅為著加拉太人的爭戰,但這爭戰還具有更大的意義,讓我們仔細來思想一下。使徒保羅旅行傳道,他無論到那裏,總有一班猶太人尾隨著,他們跟在保羅的後面,有一個目的,乃是要破壞保羅所作的聖工。所以在加拉太地方也是這樣的情形。保羅來到了加拉太地方,傳揚了主耶穌釘十字架救贖的福音,就有許多人因信而歸了主,亦有好幾個聚會產生出來了,於是那班存心破壞的人也就跟著來到,盡力毀滅保羅的工作,保羅為了聖工,他在加拉太地方,徹底對付這件事,打了一次護道的仗,就是屬靈的爭戰。

  這不僅是為了加拉太教會的爭戰,亦是為了所有各地教會的爭戰,並且不光是使徒時代教會的爭戰,也是為著歷世歷代的教會爭戰,所以我們在聖經中看見加拉太地方的教會所發生的爭戰,乃是一個全宇宙教會的表現,保羅清楚這爭戰的目的和對象,才有了加拉太書留傳至今,我們應當將榮耀與讚美歸給主。

  現在來看保羅對付加拉太事件顯明了三個大問題:(一)為甚麼有這個爭戰?(二)如何打這個仗?(三)撒但所反對的是甚麼?所以這三個問題是「為何」,「如何」,「甚麼」。當我們思想這些問題之前,請注意一件事,乃是教會在地方上顯現,對主的工作非常重要,亦可說屬天的權勢伸張在各地,相對的將空中屬靈氣的惡魔的權勢排斥或減少。魔鬼知道這是何等重要,所以牠盡力要攔阻各地教會的形成,若是已經存在了,牠就盡力來毀壞,不是說僅僅要把祂在地上存在的教會消滅,牠要用盡了方法把各地教會擾亂成不像教會的樣子,就是撒但要把各地教會的性質改變了,使各地的教會彰顯不出神的榮耀。

  關於第一個問題,為甚麼各地教會有爭戰?第一部份的答案乃是這樣的,真正合乎神心意的教會在地上就是基督在地上的彰顯,教會稱為基督的身體,意思是基督在祂的身體上是作頭的地位,因此,甚麼地方有合乎神心意的教會,甚麼地方就有基督同在。主耶穌親口說:「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基督乃是撒但最大的敵對,撒但要得著全世界歸牠自己,基督的存在是構成了對撒但國度的威脅。所以如果基督在各地教會裏頭,而這些教會又分別設立在全地撒但的國度裏頭。這就是說,撒但的國度因此被分裂了,基督因此就在撒但國度裏頭得著了地位,這件事撒但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我們對於這件事必須十分清楚,教會並不是一班基督徒的團體,在不同的地方聚集,有幾次培靈大會、特別聚會,有一點禱告、唱一點詩歌、講論一點聖經或作了一些宗教活動與善舉。可是別忽略忘記最要緊最顯著的一件事,就是要把基督彰顯在一個地方,比如在台灣、香港、韓國等地或者在世上任何地方,有一班屬於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女在聚集,基督亦在這一班人的中間,並不是基督路過一下,乃是基督長久留住下來。那個地方,就是基督的地方,不屬於撒但的了。所以教會在那個地方,應該是基督亦在那個地方,教會在那裏人們就在那裏能夠遇到基督,人們在那裏看見基督,基督在那裏顯出能力與榮耀來。而且基督是聖徒的生命,基督在聖徒中間是他們的一切,且住在一切裡面。無論在甚麼地方有基督的同在,就是對撒但的一個挑戰,就為了這個緣故,各地教會有了大爭戰,反之有些地方,如果沒有基督的同在,他們雖在聚會,而沒有基督的生命能力,這樣的話,撒但不受屬天的威脅,撒但亦就不去注意他們了。但是甚麼時候,真實的有一班神的兒女,在那地方代表基督,基督的權能也彰顯出來了。那時,撒但非但注意了這一班屬神的兒女,同時盡牠所能的來破壞毀滅那一個聚會,為要使基督在那裡不能顯出祂的功能來。

  再來討論「為甚麼各地教會有爭戰」的第二部份的答案。教會有主耶穌基督同在而存在各地,就是說有一個屬靈爭戰在進行著。要到有一天,整個的世界都給基督得著。記得主耶穌怎樣對祂的門徒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太廿四14)見證甚麼呢?就是見證一個事實,基督要在地上執掌王權。舊約詩篇中的預言,乃是神對祂兒子主耶穌說的話,祂說:「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詩二8)所以我們向父神求的是甚麼呢?我們豈不是常向神求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物嗎?真是太無知、可憐、愚昧,神心意中要賜給你的,乃是何等浩大!如今主耶穌說:「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又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現在夠清楚說明了這見證是甚麼?乃是見證一個事實,就是地上列國都屬乎基督的,就是父神已經把地上的列國,賜給祂兒子為產業,是神兒子所承受的列國。

  在舊約中亦有一個例證,當挪亞的日子,地上被洪水淹沒,一切有血肉的生物都滅亡了,僅存了在方舟內挪亞一家八口及飛禽走獸等。洪水過去之後,地又從水裡露出來,挪亞從方舟裡出來,他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築一個祭壇。那時候有八個人圍繞在祭壇,我們知道「八」數字的靈意是指復活的意思,挪亞一家八口就是表示舊世界已被洪水沖去,他們八口是站在新的地位上,作了一個美好的見證,見證神賜他們八口復活了。所以挪亞將這個祭壇築在新的地面上,他這樣作,就是立起一個見證來,宣告說:「這個地和地上的一切,都是屬乎耶和華的。」撒但曾把地完全佔有,神把屬於撒但國度的全給結束了,當神把地從死裡復活過來的時候,就有一個見證擺在那裡,表明這地是屬乎神的,而不是屬乎撒但的。這件事雖然在舊約中是一個預表,但那是預表主耶穌的十字架。主耶穌的十字架是說,撒但的國度是結束了,復活的見證說,只有主耶穌才是真實的地上君王。這一位君王,如今差遣祂的使者出去,設立一個見證,證明耶穌是主,萬有為祂而立的,所以各地教會的信徒,應當是一個見證,證明基督的國度已經來到,撒但的國度被摧毀了。

  由此可知,第一、各地的教會中的真實性質與目的,就是說地方教會存在的意義,若是有人與教會發生任何聯繫,需要記得教會在地方上的意義,換一句話說,就是教會在地方上是否因得著復活的大能,而作一個活的見證:並且見證基督的國度在這裡,見證耶穌是主,見證教會確實有主同在。若是不能見證出上述所言,那反而見證出來撒但的權能在教會中霸佔,因為撒但不願各地教會見證主耶穌的榮耀,牠盡力千方百計來消長地方上的教會,至少亦要把地方上的教會使她變質,亞細亞七個教會撒但在她們身上所作的就是例子。牠並沒有把亞細亞七教會毀掉,牠卻在多方面把教會屬靈性質改變了,因此亞細亞七教會就失去了主耶穌的見證。

  所以「為甚麼各地教會有爭戰」的第三部份的答案,乃是各地教會的存在,是為了基督的榮耀。當主耶穌被接到天上去,使徒們就說:「神已經榮耀了祂的兒子。」在希伯來書裡更是這樣說:「賜祂榮耀尊貴為冠冕。」當主耶穌回到天上去的時候,神就榮耀了祂,於是聖靈就從天上差遣下來,榮耀地上的基督;使地上能真實像天上真實一樣。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發生過甚麼事,那時有一班信徒,無論來到什麼地方,聖靈就在他們中間,他們就榮耀主耶穌,並且繼續不斷的榮耀主耶穌。聖靈何以要降下來?就是要在地上榮耀主耶穌。(參約十六13~14)所以各地教會乃是要作聖靈的器皿來榮耀主耶穌。但是撒但也想得著這個榮耀,牠是非常嫉妒主耶穌的榮耀,因此牠就盡牠所能的去毀壞主耶穌能在其中得著榮耀的地方,這就是第一個問題:「為甚麼各地教會有爭戰」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仇敵如何攻擊各地教會?」在加拉太書上給我們看見撒但所使用的方法。撒但所用的第一個方法,就是使神的僕人在人們跟前失去信用。一班到處尾隨使徒保羅的猶太人,就是用破壞保羅的信用來攻擊他所作的聖工。那一班猶太人對人們說:你們當知道保羅並不是十二個使徒中的一個,所以他沒有得著基督的權柄。主乃是要把祂的使命委託十二個使徒,唯有見過主的與主接觸過的,也是認識主的,才稱為「使徒」。保羅可能從來沒有見過主耶穌,自然他不屬於原來的一班使徒們中間。保羅並不列入那班受主托付的人中,所以保羅實在沒有得著主的權柄。而後他們也會這樣說,保羅不過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已,他們又說,凡保羅教導你們的,都是保羅自己發明的,他是從他自己的頭腦裡創造出來的,他所要求的權利都是與他無分的。所以撒但的差役他們第一件所作的事,就是破壞神僕人的地位,這是撒但使用最有效的方法。若是有神的僕人受神的引導、使用,帶領聖徒認識主,或帶領眾聖徒更深的認識主,則常有被撒但破壞被主使用僕人的信用名譽,誘發眾人產生對神僕人的疑問,心中起了嘀咕,這些破壞與離間的方法,很容易把眾聖徒在基督裡的穩固立場完全搖動了。這就是那班尾隨保羅和攪擾保羅聖工的人所做的破壞工作,當加拉太的信徒由於保羅的工作而信了主,進一步亦認識了主,可是被那班破壞的人離間並中傷,那時有部份加拉太信徒心中開始對保羅打起了問號了。他們開始懷疑保羅的使徒地位時,就是中了撒但這一個很厲害的詭計。

  但是保羅怎樣對付這個局勢呢?乃是站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上,他的原則就是再度宣佈他的信息從神樂意將祂兒子啟示在他心裡,沒有跟彼得約翰雅各等這些有名望的人商量,亦沒有從彼得雅各處領受什麼教訓,完全是從主耶穌直接親自賜給保羅的,他獨自往亞拉伯去就是單獨與神交通直接領受,所以保羅跟加拉太人所說所講的,都不是從人那裡領受來的,也不是從什麼書卷上讀到的,乃是主自己把祂直接啟示到他心中的。(以上請參讀加拉太書一章十五至廿四節)這是做一個神僕人的基本原則,不論為主傳信息,到處講道,或私下研究聖經,或參加讀經查經聚會,都必須學習到神面前仰望,從神那裡直接領受屬靈的亮光,我們要學習講道亦好、交通亦好,除了聖經上的話,其他任何話都不提及。若是這樣,雖被撒但恨惡,但是被神所喜悅。若我們所傳的道,所交通的話,大部份抄襲了先前傳道人所講的,或是在書本上拼湊而成的,雖然聽道的信徒被矇蔽過去,但是瞞不了撒但,亦是正中了撒但的心意,撒但一有機會,將疑惑不信的心,設法放在神僕人與眾聖徒中間,成功了撒但破壞、拆毀、敗壞教會的技倆。

  撒但以這種方法作破壞工作是很容易的。舉一個例來說,保羅常從舊約中的經節來引用,非但他自己領會引用舊約經文的原意,並且詳加解釋,先前雖有人宣讀,但是尚未說出神的旨意,都被保羅淋漓盡致地闡明了,可是那一班尾隨保羅的猶太人毀謗他說,保羅所說的,是在律法以外的(指十誡與典章條規等)不是祖先所遺傳的,千萬不可聽信他。撒但利用那班猶太人就是這樣打擊保羅,在加拉太書裡面,滿了這樣的事。在第三章保羅說到亞伯拉罕的子孫這一件事,你們若讀舊約論到亞伯拉罕的子孫,好像很清楚的指著一件事,就是說:「藉著亞伯拉罕的子孫,地上的萬國都要得著祝福。」但是保羅說:「亞伯拉罕的子孫,乃是指著基督說的,乃是在基督裡,地上萬族才能得著祝福。」但是在舊約裡,按著字面來看,乃是指著猶太國要使地上萬族得著祝福。保羅說:「那一個子孫,不是猶太國,而是基督自己。」所以我們看見保羅所講的,好像不是聖經所講的,若是我們將心思安定下來,仔細去領會,聖靈會將啟示保羅的亮光,一樣地啟示我們。現在我們來看保羅如何說到夏甲、以實瑪利和以撒。亞伯拉罕、夏甲、以實瑪利的故事,大家必定是很熟悉的。但是保羅對那件事怎樣講法呢?保羅說夏甲、以實瑪利,是指地上的耶路撒冷說的,這個在我們面前的耶路撒冷,就是夏甲和以實瑪利,是為奴的使女生的,是受轄制的。以撒則是說到那個天上的耶路撒冷,是不受轄制的,是自由的。這樣就有人以為這是保羅的理想,他把聖經解釋成另一個意義了。好像是走樣了,又如失去實在了。但是那啟示保羅的聖靈亦來啟示我們,我們的心眼一定看見就如保羅所見的。

   那班持著反對旗號的猶太人如何呢?他們確實亦讀聖經,不過他們讀的是字句;他們除了字句以外,看不見別的東西。但是聖靈把聖經裡頭的精意教導保羅,雖然保羅在過去的一段時期中也像那班猶太人一樣,眼睛對聖經是瞎的,現在主已經開啟了保羅的眼睛,聖靈光照了他,教導了他,給他知道聖經裡頭所含深而又深的靈意。並且保羅受主的托付乃是這個:「我差遣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8)保羅還說:「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四4)所以那些尾隨保羅,要想毀壞他工作的那班猶太人,證明他們是瞎眼的人,也就是主耶穌所說的:「那瞎子領瞎子」的那班人!因為他們的眼睛沒有被開啟,所以他們都指著保羅說他講錯了。他們並沒有看見聖經裡頭真實的意義。所以他們硬說,保羅所講的都是他自己所想出來的。這些曲解牽強,真是說明了魔鬼就是用這班人來作基督的仇敵。撒但的本意原是不要人的眼睛被聖靈開啟,若是人們的心眼被開啟,都是撒但的損失,唯有眼瞎的人,心地黑暗的人,才能被扣留在撒但的掌握之下,所以撒但一直要攔阻人們得到屬靈的亮光,不希望神的僕人將真道闡明出來。我用個小故事來比喻:

  有一個小賊,陣上失了風,就拼命地逃跑,後面跟著這賊的人,一面追賊,一面叫捉賊,那小賊腦筋一動,他一面逃,一面亦大叫捉賊,結果街上的人搞不清楚誰是賊?誰在捉賊?就此觀之,撒但興起那班猶太人攻訐保羅,說保羅講的不合律法書上所記,是假師傅,弄得加拉太人搞暈了頭,亦就對保羅的屬靈職事與保羅使徒的身份打了問號(參加四16),使保羅所傳的信息亦就失去了效果。

  從保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是他處於極大的爭戰中,保羅對屬天和屬靈的事物認識夠清楚,亦就是說,保羅有一個開啟的天,他心中滿了屬天的亮光與屬靈的能力,我們可以從他所寫的以弗所書裡看出來,那一本書是講到開啟的天的實際,他知道屬天的事,並且他的生命和生活,都在屬天的事上,仇敵越攻擊他,而他倚靠主的腳步亦越穩固。因此保羅奠定了爭戰得勝的地步,願我們在這些事上,叫我們從保羅的得勝經歷上好好地學習。

  我們再回到聖經的開頭,在伊甸園裡,撒但的工作有什麼結果?那個結果就是亞當夏娃從伊甸園裡被驅逐了出來,伊甸園的門亦就關閉了。伊甸園就是天家的象徵,它被稱為神的樂園。人被趕逐出了伊甸園,這是預表說,天向著犯罪的人關閉了,人就失去了原有開啟的天,亦就是失去了與神的交通,撒但作工的目標就要如此,撒但希望這個天一直向人關閉著。

  天向人關閉的這件事是何等可怕!當主耶穌以無罪之身為我們罪人被釘十字架(參林後五21),祂在十字架只呼叫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因為主耶穌為我們成為罪身(羅八3),因此在那個時候天就向主關閉了。祂就完完全全的經歷到關閉在天之外,關閉在天之外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真是叫神兒子的心傷裂了。這是需要極大的代價來求神使天再開啟,甚至需要神兒子犧牲祂的生命,來為我們得著一個開啟的天。

  就是藉著主耶穌和祂釘十字架,挽回了天再向我們開啟,當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時候,叫我們得著了開啟的天,我們能夠回到神面前有交通,我們重新可以接觸到天上的一切屬靈事物。這種人活在開啟的天的光景之下,對撒但來說,卻是一種嚴重的打擊與失敗。所以屬靈的爭戰中,撒但若能拆毀各地教會中原有屬天屬靈的光景,而使她墮落在黑暗、軟弱、沉淪裡頭;另一方面,神藉著祂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勝過了撒但,祂把屬乎祂的人,帶到一個經歷裡頭,經歷開啟的天。這就是各地教會一直處於爭戰的狀況之下,任何一個地方的教會都應該享有開啟的天,都應該見證天是向教會及眾聖徒開啟的。見證神與屬祂的人之間有一條通達的道路,就是聖徒們雖然身體仍在地上,而在靈中敬拜神,能夠與天上的父神有交通。這就是各地方教會站在爭戰中得勝的地位。無論在何處地方的教會,都見證主的得勝,見證是基督的代表人。阿們!

星期三, 10月 04, 2006

舊時代與新時代的比較 - 史百克

  【讀經】:使徒行傳十三章廿七節:「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原文作聲音),就把基督定了死罪。」


  從某一方面來看,這一節聖經可以說是全本行傳的鎖鑰,因為行傳中所說明的,正是這一節聖經所包含的原則。換句話說,聖經乃是神藉人所作的言行記錄,供人一生閱讀,反覆不止,正如在耶路撒冷的百姓每安息日所作的,但其中真實的意義,卻往往被人忽略。這說出聖經中藏有一些東西,遠比字面所表明者為多。也許你讀到一些說明,也看過全部記載,但你所知道的,仍不過像當日耶路撒冷人和他們的官長那樣,因而在錯誤的路上直奔,全然與神的定意相背。行傳自始說明一件事,當神感動古人來傳說並著作聖經的時候,神的心意遠遠超過他們所用的言語和詞句。因此要聽見並領會神的心意,以及經歷行傳中所出現的大能和果效,必須藉著聖靈的工作。


  在行傳及新約其他各卷聖經中,有許多話是引自舊約的眾先知,我們若將神的話在行傳?所發出的影響,與那些屢次聽聞或念誦眾先知者的情形加以比較,就能看出其差別何只天淵!聖靈已經來臨,祂並不是來另寫一本聖經,祂仍是使用原先的一本,然而聖靈卻使它成為一本嶄新的書,滿了新的意義和果效。我們常常因聖靈引用聖經的方式感到希奇。雖然你對聖經多少有一些認識,但你從未想到某些話竟是那個意思,完全和以前的領會不同,而且這一種不同是厲害的不同。


  那在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他們的官長們,雖然每安息日都聽眾先知的書,但他們卻未聽見先知的聲音,他們失去了神藉著這些話所發出的聲音,和藏在其中的神的心意,這和話語的本身往往是有天地的差別的。同樣很可能當一班人聚在一起,來聽主的話,有一些人只在外面聽見了一些話,聽過之後說:「他如此如此說」,他還能複述他所聽見的。而有的人卻能說:「我以前從未看見這個,我知道這一段聖經,但我從未看見這個!」有些人不只得著了新鮮的認識,而且這認識在他們身上有活的價值。這就是眾先知的話與神藉著眾先知的話所發的聲音之間的區別。
  因此我在開頭的時候說,行傳十三章廿七節從某一方面來說,是本書的鎖鑰。它說明了字句和靈之間的不同,「話」與「話中神聖意義」的區別,那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死的,不發生絲毫功效;後者卻是生命,而且它的果效持續不衰。


眾先知的豫言均指向主耶穌

  現在我們來看行傳這一卷書,我們要用這一個原則從頭一章看起。首先附帶加一點說明,廣義的說,整本聖經乃是這件事的一個包含性的說法。啟示錄十九章十節說:「豫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聖經從始至終包含著豫言的因素,其中所包含的,是遠超過當時所敘述的人、事、物。聖經乃是一個指標,一直指向前面。不錯,聖經?面載有許多歷史的事件,就所記載的某件事來說,有它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那是非常地方性的,是屬於當時的。但是要記得,聖經?面沒有任何部份是純地方性的、是當時的,每一件事都蘊涵著一個指標,遙指著前面。如果你會看,你就會發現這些指標乃是指向耶穌。祂藏在每一件事物和每一個地點的?面。


  當我們論到豫言時,切勿限制我們的思想在某些時間和某些舊約的人物上。不錯!我們常常讀到舊約?的先知,他們的著作被稱為先知書,但我們的思想必須越過這種界限。聖經稱摩西為先知(申十八15),撒母耳也是一個先知(撒上三20),新約聖經甚至稱大衛為先知(徒二30),豫言的靈所包括的,遠比我們所認為是先知的那班人更多。隨著豫言的靈我們可以上溯至以諾,不!更可追源到創世記第三章十五節,那?所論到的女人的後裔,正是豫言的靈所遙指的。我們如果記得豫言是那麼深遠,那麼具有包括性,並且豫言是歸結在主耶穌的身上,我們就能在聖經的字面以外看見一些神聖的意義。這是一點附帶的說明,現在我們要來看行傳第一章。


聖經中聖靈隱藏的意義

  「他們聚集的時候,問耶穌說,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麼?」(徒一6)

  我們在前一章中曾指出,眾先知是何等注意國度這件事。這些門徒們從眾先知領受了全部關於國度的觀念,因此他們的問題乃是根據頭腦中所領會的先知的教訓。他們從眾先知的話語引伸出某些事物,在這末了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麼?」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說了這話,他們正看的時候。」──祂復興國度,升上祂的寶座,就是這樣麼?不!「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見祂了。」(徒一6~9)


  在屬靈悟性的路上,每一件事都是如此開始的。因為主耶穌的這些話乃是表明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始。這時代和門徒從眾先知的教訓所盼望的不同。這是聖靈的時代,他們將發現聖靈藏於舊約豫言中的意義,是他們從未想到過的。若非聖靈掌握聖經並解開神的話,他們全然不認識先知。我們能看出,當祂拿起聖經,並且開始引用它們、開啟它們、解開神聖的意義,事情就發生了,這些事非僅門徒們從未料想過,而且與他們固定的觀念完全相背,甚至是對立的。這些事使他們的觀念厲害的被震動,粉碎了他們原先牢不可破的地位。聖靈拿起神的話和聖靈把我們握在祂的手中,都是厲害的挑戰。這使我們在整個觀念上和方法上產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在行傳這一卷書中滿了這一點。


聖靈來臨帶進一個新的秩序

  這是聖靈的時代,也可以說是聖靈的經營。「時代」和「經營」的意義就是經理或秩序,也就是在一個政權之下一切事情的實施。我們發現在這個時代,隨著聖靈的來臨,祂就開始改變事物,因為是祂來經營。比方說,你到某一公司去任職員,當你到職時,你發現事情是按著某一貫的程序辦理的,時間上也有它的安排。在這個機構?一切事情都循著固有的程序和方式。以後來了一位新的經理,他觀察了這個素常通用的制度之後,認為不夠完全,不能產生完滿的果效。他在不動聲色之下,把事情接過去加以徹底的改變。那些在前任經理手下工作了多年的老人,往往不喜歡這種改變,於是他們就開始反對,他們不願意要新的制度,他們反對並抗拒一切新的措施。有一些人心胸比較開朗,不是那樣呆板,他們開始領會經理的心意和經理的構想。雖然他們屢次因著難處困惑,也因著這種劇變所帶來的不適而感不滿──像彼得去哥尼流家的事那樣(徒十章),這種老舊的偏見需要一點爭戰去勝過;然而他們打了勝仗,勝過了難處,並且能和新的步調一致,因此使這個大轉變能以成功,且得著豐碩的果效。事情開始進展,原初的目的如今在一種新的方式之下得著實現。


  聖靈在五旬節那天降臨時所發生的事正是如此。那時已經有一個建立好的、固定的制度,但它並不能達到神的目的,就像我們所說的,它「不出貨」。現今聖靈來到了,祂對神的心意有完滿的認識,祂既來了,就開始祂的工作,為要實際實現神的心意,祂來掌握一切。於是開始了分裂,有一些人,就是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他們的官長們所代表的,他們不願意要聖靈所帶來的新秩序,因此他們就失去了一切;也有一些人,他們進入了聖靈的交通,正如聖經所說的,「與主聯合......成為一靈。」(林前六17)結出豐滿的果子。


聖經中的字句與靈

  我所著重的點是:第一、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第二、聖靈在負責。聖靈負責這話所包含的意義,我們必須要認定。聖靈既然負責,祂就藉著祂的行動來啟示、來展開神從永世以來的目的,並在這個時代力求付諸實現。至於這個分裂,雖然是一個歷史上的分裂,但就屬靈方面說,這個分裂卻一直在繼續著。這個分裂就是把屬字句的人和屬靈的人分開。那些墨守成規的趨勢和運動,一再的在歷史上重演,要將出於神的東西囚禁起來,困在組織的限制?,因而破壞了神整個的計劃。我手頭有一篇文章,是一位英國國會議員所寫的,限於時間,我不能全部引用他的話,但其中有一些話說出了我心?的感覺,遠比我自己的話達意:


  「通常我們用許多不同標準來區分人類,就如將人分為上、中、下三等;或是以財富來分,有富有的、小康的和貧窮的;也有以信仰來分,就如信神的、懷疑的和無神論者等等。然而有一種分類法,我認為比其他的一切更概括、更深入,那就是:有人是聖靈的僕人,有人卻是組織的囚奴。這個分類透過了一切的分類,是最根本的。一切的觀念和靈感都發自一個人內在的世界,就是聖靈的世界......但觀念一旦具體化,甚至形成組織,於是這個由觀念演變而成的組織,就逐漸開始殺害原先的觀念。在宗教的領域?,常見一個先知,一個受靈感的人,看見了一個真理的異象,他就盡他所能的用話語將他所看見的異象發表出來。他的門徒們和跟從者就根據他們對所傳信息的領會,成立了一個組織,設立了『教會』。他們對那信息一知半解的領會演變成為教條。不要多久,這個『教會』中最要緊的工作是如何維繫那組織,使之不解體。為了這個目的,對於教條的任何偏離,必須加以討伐,甚至斥之為異端。近幾百年甚至幾十年來,那些曾經被人認為是表現新的、更高真理的團體,已經成為監禁人們心靈的地牢。今天人正為著愛神的緣故互相廝殺!」


  「我們從這一點所得著的教訓,提出一個這樣的建議,在實質上它並不是笑話:任何一個組織,它規章的頭一條應該明定解散的日期,(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如果我們是這種組織的會員,我們對它應該有一點超然的態度。我們雖在其中,卻須凌駕其上,甚至該被認為常常是背離的。總而言之,我們應該看見,所有對於組織的忠誠乃是實驗性的、是暫時的。我們必須作聖靈的僕人,不作組織的囚奴。我們必須聯與生命的源頭,而不使自己在一個短暫的團體中迷失。」


  「這世界是一座橋樑。它只提供你通過的途徑,並非使你在其上營建。」這些豈不正是我們在行傳?以及此後所看見的素描--我們將對真理的認識、解釋、不完全的領會、字面的說明以及一些具體的事都固定化了,並將那些當初出之於聖靈的事具體化,卻不許人越過這些界限。將任何與此不同的或比這些更多的看作異端,認為這是最後的斷語。這些常常是組織,所謂的教會、這宗、那派所表明的,如果你越過它們,你就被認為全然錯了。行傳首先給我們看見,一個屬乎組織的人,和屬靈的人之間的迥別。


聖靈的掌權是長進所不可少

  我的重點是:神豐滿的旨意必須藉著聖靈不斷的掌權,祂必須完全在管治的地位上,祂的地位不容任何東西來取代,無論是甚麼,所謂的「教會」也罷,某種固定的制度也罷,都不能代替聖靈,免得在任何一點上,或任何一方面成為我們的藉口,以至我們說:「這和我們所受的教訓,和我們所受的帶領不同;我們的教會所信的和所教訓的不是如此的......。」這種態度和說法,就是以別的東西來攔阻聖靈。必須讓聖靈來管理,必須讓祂得著自由。使徒們當日就是在這點上遇見難處,有了爭戰,以後主擴充了他們的度量。往下我們還會再看這一點。神豐滿的旨意乃是當我們服在聖靈權下的時候才能逐漸成形。


  再就是有一些東西是遠比時間和日期更大。因此在時候和日期這些事上我們要十分當心,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毒害,陷你於有限的境地。許多人一直謹守時候和日期,世代相傳已經好多世紀。在此我們要儆醒,要留意,更要慬慎。例如在巴勒斯坦就發生過一些事情。有人說當亞倫伯將軍進耶路撒冷的時候,外邦人的日期已經滿足了;還有人說,當墨索里尼在羅馬建立他的大帝國時,有一位新的該撒來了,要重組羅馬帝國。這一類的事多少世紀來屢見不鮮,傳說的由來都是根據時候和日期。


  這不是說沒有時候和日期這件事,也不是說在神計劃?的行動,毫無令人注意的特殊性質;我所注意的點乃是有一件事,它們的重要性遠非時候和日期所能倫比的。行傳這一卷書的著眼點是屬天的,並不是屬地的。「說了這話......祂就被取上升。」從那時起,事情成了屬天的。以後使徒保羅又說了這樣一句話:「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林前二10)「聖靈參透......神深奧的事。」這些事是遠超過時候和日期的。果真聖靈能作主掌權,神的啟示就無可限量了。「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聖靈就是要把我們從眼見、耳聞、心想的範圍中帶出來,要帶我們進入那寬廣的無限。因此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免得我們用人為的方法和組織來箝制聖靈。我們必須保守自己在聖靈的寬廣中,在此方能逐漸進入神那令人驚奇的無限,在此方有神對我們真實的訓練。


先知最終意義是屬靈屬天的

  行傳十三章二十七節所提起的那等人,以及他們所代表的那些人,對聖經有一種領會,他們對聖經的熱忱是毫無疑問的。就著聖經是神靈感而成來說,他們是激烈的基要派。他們拘泥於聖經的小節,對於聖經中任何細微的點,絕不馬虎。他們中間有許多人特別注意那些最小的細節,就如禮儀的細節,注意到近乎吹毛求疵的地步。因為律法規定所有地中出產的十分之一是主的,於是他們就細心的奉上十分之一,薄荷和芹菜也不例外,然而他們對於主所看為重大的事,諸如公義、憐憫和信實(太廿三23)他們卻忽略了。這就是他們對聖經的領會,是他們的觀念,也是他們所站的地位。他們是從字面上來看每一件事,把聖經當作一本純粹是論到作法的書。


  結果是怎麼樣呢?他們用神的話來維持一個屬地的制度。他們的「教會」乃是「以色列教會」,「以色列人的教會」,你可以用任何宗派的名稱來代替「以色列」這三個字。那樣的「教會」有它自己特殊的形式、服飾、禮儀、禮拜的方式,而且這一切都是照著聖經的。他們每安息日都讀眾先知的書,他們有完整的體系,卻全是屬地的,並且是死得不能再死的;完全是儀文的,根本不能達到神的目的。雖然彷彿都是照著聖經的,但是他們無法實現神的旨意。聖靈來了,祂並不是除去眾先知和舊約,聖靈乃是把它們握在祂的手中,並指明其中所蘊涵著的意義,遠超過那些屬地的、作法方面的以及那些附帶的,如果失去這些其他的一切就全無意義,只好擺在一邊了。而且這些早晚要被擺在一邊。他們不能夠達到神的目的,因此必須廢去,這就是行傳的結果,這是一個大的轉變。在這一切的背後有一個神聖的意義,當你得著這個神聖的意義,其他的你就可以免除了,可以讓它去了。如果你是在真實屬靈的意義和範圍?,在活的、屬天的方式?得著這些東西,其餘的就無關緊要了,就要逐漸脫落並消失。


  這就是行傳?所發生的事。雖然這一點很難看出來,但卻是有這樣一個轉變。使徒們的確仍舊照常上聖殿和會堂去了一些時候,以後他們就不再去了。他們雖然繼續了一段時間,但過後他們卻靜靜的、堅定的轉離,最終他們都出來了。確乎有一些事發生了。他們進入了那個真實的事物,而原先的那個過去了。從這一個引到另一個,達到了目的。他們進入了一切屬天的益處和意義?,如今不再是作法的問題了。


  關於那些固定的制度和禮儀,許多人會說:「當然我們並不把這些看作一切,他們不過是一些象徵而已。我們沒有忘記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們所指明的事,我們所想到的就是那些事。」不錯,然而當聖靈像當日那樣的來臨,並得著主權,你與祂一同前行,你就看見那種注意外面禮儀、作法、屬地基督教的短暫的一面,就越過越消退,而你卻越過越被那實際的榮耀所佔有,那位歷史上的耶穌,完全被那在聖靈?和屬天的耶穌所取代。這就是我們所說「眾先知的聲音」的意義。


  所以在五旬節那一天,你聽見了約珥的話。在耶路撒冷的每一個人都問說:「這是甚麼意思呢?」(徒二12)他們對於當時的情形感到十分困惑,一點也不領會那是甚麼意義。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來說:「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徒二16)「這正是......。」拿撒勒人耶穌和這名所包含的,在以色列人中激起了何等厲害的劇變,祂對傳統所投下的是何等厲害的打擊!使徒們繼續著非常自由的引用舊約,他們引用大衛的話。五旬節那天的信息滿了舊約的經文。但是在此之先誰曾看見這個呢!誰曾知道這就是那些舊約經文的意義呢!


  你看見這?的重點麼?我們也需要這件事厲害的臨到,因為就連新約的基督教,也會落到只剩下一個屬地的制度,所注意的只是一些作法。你能在新約禮拜的程序?寫上你的禱告文,你可以完全按照字句,但它是平面的、律法的,使聖靈受到捆綁。雖然存心是要絕對遵照聖經,給主更豐滿的道路,但結果卻往往不是這樣。整件事必須浸在聖靈?面,完全脫離屬地的水準,方能完全成為屬天的。


我們的責任是向聖靈降服

  現在我想我們能夠很準確的說,當門徒們問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他們的感覺是非常誠懇並嚴肅的。因為聖經必須應驗,神所寫的話必須成全。我想門徒們非常注意這件事,他們?面揹負著重擔,也感到困惑;他們要知道這件事將怎樣成就。主的回答彷彿是說:「不要為此煩惱。聖靈將要來,祂要對每一件事負責--時候、日期、一切。祂是帶著神全盤的旨意來,祂要完成這事。你們可以安息,沒有任何問題。」那些具有屬地思想和組織觀念的人,他們是非常的焦急,一心想要完成這事,他們對所謂的「新約的教會」懷著厲害的責任感,要使每一件事都嚴格的照著聖經所記載的去作!如果聖靈作主,就不復有這種重擔存在,因為祂正在作。我們蒙召所從事的,只不過是把自己讓在聖靈的手中,脫去一切的羈絆,讓神的靈得著自由,事情就必水到渠成。


  即使聖靈在我們?面遇到一些剛硬,甚至有時起了爭戰,祂仍能得勝有餘。祂能勝過那從未吃過俗和不潔之物的彼得,當主給彼得那個大布包著四足走獸和爬蟲的異象時,祂說:「彼得,起來,宰了吃。」彼得回復主的話實際上是引用了聖經,他所引用的是利未記十一章,神吩咐祂的百姓不可吃污穢和不潔的牲畜。他彷彿對主說:「主阿!我是持守聖經的,我的態度是完全根據神的話!」這又怎麼解釋呢?請留意,我絕不是說,也絕非暗指,聖靈會叫我們作一些和聖經相反的事。祂永不會這樣作。但祂常常會把聖經中我們從未看見的意義,給我們指明。利未記十一章?有一個意義是彼得未曾知道的。他只不過是抓住了字句和這些事外面的意義。他未看見這些事背後的神聖屬靈的意義。哥尼流從未接受聖靈,所以有天使對他說話。彼得在五旬節那天接受了聖靈,所以是聖靈對彼得說話。聖靈把這件事握在手中,來對付彼得的難處,可以說是一種基要主義的難處;祂要把彼得從僅僅是短暫、屬地的立場上,提升到屬天的立場上。從此彼得活在一個開啟的天之下。你若進到開啟的天,在你身上就會有厲害的改變,自然那並不是在一剎那之間就全部發生的。


聖靈的「在上面」、「在?面」

  末了還有一點話,聖經說到聖靈有雙重的工作。行傳第二章記載聖靈降「在他們身上。」有一些像火焰一樣的舌頭分開落在他們身上;下面接著說:「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這?有「在上面」和「在?面」。我不願意太注意字句,免得和我剛剛說過不要太注意字句的話自相矛盾。但「在上面」和「在?面」的確有不同的意義。聖靈降「在上面」乃是關乎聖靈在祂永遠的旨意上主宰的權柄。那就是說,聖靈的降臨乃是來作神從永世以來旨意和計劃的管理者並執行者。當祂這樣來到時,祂就將神的旨意按手在這個器皿上(我想用按手這個字不算錯)。祂在主宰權柄的方式?為著這個目的來召聚器皿。好像祂是在外面圍繞,得著這個器皿說:「這就是神永遠旨意的器皿。」祂管理他,並為著那永遠的旨意降在他身上。


  以後祂也進到他們?面,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這?面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說這個器皿內在的生命必須符合於那外面的目的。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舊的時代並不是這樣,而這就是眾先知一直遇到的問題。外面的形式仍舊存在,以色列人有他們的聖殿、祭物,他們遵行所有的禮儀,但他們?面的生命卻與這些全不符合。神必須藉著眾先知說:「我不要你們的祭牲,我不要牠們。」(參閱賽一10~14)主耶穌也曾引用那句話說:「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那時我說:神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己經記載了。」(來十5~7)


  形式主義,從不能遵行神的旨意,他們僅僅具有外面的制度而已,不論它怎樣符合字句的作法,永不能實現神的旨意;因為聖靈在其中毫無所有。祂不用主宰的權柄在新的時代?來得著一些新的子民,給他們一些方式和制度,叫他們單單在外面這樣作事,祂乃是要教會內在的生命與那個旨意相符合。我們看見沒有多久,聖靈那麼嚴厲的臨到那些不相符的事。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事給我們看見,不單單在外面的方式上往前去,假裝一切都是正確的。聖靈已經洞察?面的不符,祂絕不許事情如此下去。


  許多人想要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想要感到能力,感覺他們是被神使用,被神推動。這一類事太多了,但?面往往缺少內在的一致。在神的旨意和那些為著那旨意蒙召的百姓生活之間,倘若缺少真實的一致,主的旨意就永不能豐滿的達到。「我......勸你們......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哦!巴不得你們在聖靈內住這件事上繼續不斷在神面前有對付,不只是為著事奉或能力,更是為著生活。


  有許多基督徒和神的僕人們,他們竟然能相信並陳述一件絕對是錯誤的事,因著這樣的宣傳,使許多基督徒深受其害,而聖靈彷彿不能使他們知道他們所論說、所陳述的事乃是虛謊的。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我所說的他們能相信並陳述的不是指聖經教訓說的,我所指的乃是那些關乎神其他的僕人,和其他神所作的工作說的,這是一件嚴肅的事實。何時我們有了這些偏見、錯誤、批評和疑惑,這些失敗和不正常的光景應該驅使我們到主面前向祂懇求說:「哦,主!倘若我在你的工作?為你作了一些事,以至在人群中有了地位,也許因著事奉,使我得了名聲,結果竟然在我說了一些錯誤的事時,也不讓聖靈改正我,這是一件太不應該的事。求你改正我,讓我為這光景過不去。求你拯救我脫離一切不能與真理相符合的講論,以及與我內在生命相矛盾的話語。」聖靈在?面乃是要校正我們,使我們與神的旨意相符。如果我們習慣於不照著聖靈的道路,以至於為著那些不愉快的事成了名,倒不如求聖靈在我們?面作更深的工作。如果人感覺我們難以相處,經常使人不愉快,縱然我們知道神深奧的事,又有甚麼用處!那樣是和內住的聖靈相抵觸的。祂不要我們徒具外表,僅僅在外面有一些系統的事物。我們必須在?面有相符的生命。


  所以,祂降「在身上」是為著神的旨意來得著人,祂進「人?面」,是為叫人內在生命?的每一件事,都與那旨意相符合。

星期三, 9月 13, 2006

神要忠心不要工作 - 王明道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1~2)


  今日我們所遇見的大多數的傳道人,都認為他們第一應當注重的是為神作工;多作工,熱心作工,殷勤作工,作美好的工,作偉大的工。但保羅在這?告訴我們說,神向祂的僕人們所要的不是工作,乃是忠心。一個為神作工的人若先向神有了忠心,他一定多作工,熱心作工,殷勤作工。但多作工,熱心作工,殷勤作工的人卻不一定向神有忠心。事實告訴我們,有許多傳道人為求財利享受,也很熱心作工,殷勤作工;有許多傳道人為求名譽尊榮,也很熱心作工。殷勤作工。他們也許作了很多美好的工、偉大的工,但他們在神面前卻是絲毫沒有忠心。


  不希奇大多數的信徒注重工作不注重忠心,因為工作是人的眼睛看得見的,忠心卻是人的眼睛看不見的。一個傳道的人,不論是否有忠心,只要能作成一些工,便可得人的稱讚推許。反過來說,無論他怎樣有忠心,如果沒有作成甚麼事工,別人總不會重看他,誇獎他。在這種情形之下,一般傳道的人便不注重忠心而注重工作了。


  神的看法和人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只要一個人有忠心,便可蒙祂的喜悅。一個為神作工的人有了忠心,也作了許多的工,自然是祂所喜悅的。反過來說,一個為神作工的人有了忠心;但他所作的工成效極微小,甚至在人眼中看來一無所成,仍然是神所喜悅的。按常情說,一個人有忠心,一定會在工作上有相當的成就,但也有些時候,一個人盡了忠心,卻在工作上毫無明顯的成效極容易被人看出來,隱藏的工作卻極容易被人所忽略,有時甚至一點也看不出來。我們的主曾有一次對門徒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榖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約四34~38)撒種的和收割的都作了工。但若只看工作的成績,好像收割的人成了很大的功,撒種的人卻一無所成。在一個門外漢看來,收割的人憑著兩隻手,收取了許多麥子,他的成績何等優良。那個撒種的不但未曾收穫,而且把許多麥子都遺失了,他這個人只是使人受了損失。但我們若明白撒種和收割這兩件事的關係,便曉得收割的人所有的成功,就是由於撒種的人所遺失而得來的。撒種的人若不先將種子埋藏在地?,收割的人就絕不能有任何收穫。人只看見了收割的人所作的工有那樣良好的成績,誰想到那撒種的人在這偉大的工作上也同樣的有分呢?神就是這樣在祂的工場上豫備了一些人作明顯的工作,也豫備了一些人作隱藏的工作。因為明顯的工作受人注意,得人誇獎,所以一般信徒都願意作這種工作。


  我們在今日的教會中,所看見的一種最普遍的現象,就是熱心的基督徒都羨慕作傳道人,而且他們所最羨慕的傳道工作就是登臺講道。他們中間有些人也許自己還說不出來為甚麼這樣羨慕登臺講道。讓我替他們回答罷--登臺講道的工作比任何其它的工作更明顯,更受人注意,更得人尊敬。至於其它工作,就如代禱、訪問、談話、招待、看顧受試煉的人,服侍患病的聖徒等等的事工,雖然也是神的工作,卻遠不及登臺講道那樣受許多人的尊敬注意,因此就沒有多少人羨慕那些工作。


  還有一件可注意的事,就是講道的人大多數都喜歡在開會以後報告講道的結果和工作的成效。講道幾天之後有多少人認罪悔改,有多少人重生得救,有多少人完全奉獻。其實這種成績本來是沒有方法統計的,因為在會中舉手或站起來表示悔改的,未必都真實信了主,走到臺前跪下禱告的,也不都是得了救的人,完全奉獻與否,也不是人所能看出來的。按我作工多年的經驗,證實了那些在講道以後站起來表示悔改,和在會畢後留下來禱告的人實在複雜得很。其中有些人是隨著別人站起來留下的,有的人是一時感情衝動,便表示悔改的;有的人是聽講以後,只覺得所講的道很好,願意接受的;有的人是懷有別種希圖,想藉此加入教會,以便滿足他們的慾望;有的人是多年的糊塗教友,無論那?有聚會都趕去參加,看見有人站起來,他們便隨著站起來;看見有人在會畢留下,他們便隨著留下。他們一生悔改許多次,信主許多次,但至終他們也說不清他們究竟是否已經悔改信主,是否已經重生得救。至於因聽道一次、兩次就清楚認識自己是罪人,徹底悔改信主的雖然也有,數目卻遠不及一般人所說的那樣多。但許多傳道的人,就根據這個數目向人報告,有多少人悔改信主,重生得救。一般信徒也就真信這種報告,而且羨慕這種工作。更可憎的就是有些傳道的人竟大膽作虛偽的報告和宣傳,不只有枝添葉,甚至無中生有,捏造許多謊言,誇耀自己工作的成績。明明是說謊犯罪,卻能博得許多信徒的歡迎和稱讚,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呢!


  一般在教會中負責任工作的人,也是這樣不注重向神盡忠,只注重眼睛看得見的工作和成績。因此他們用各樣的方法拉人受浸加入教會,只求人數增加,不注重領人徹底悔改信主。以致使他們所牧養的教會在形式和人數上有了發展,但在神面前卻成了屬靈的巴比倫城。今日許多教會腐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原因固然很多,但傳道的人不注重忠心,只注重工作,實在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如果每一個為神作工的人都注重在神面前盡忠,不注重外 面的成績,收信徒的時候只求真,不求多,教會絕不會腐敗混亂到今日這種地步。傳道的人不注重在神面前盡忠,只注重工作和成績,是多麼危險的事阿!


  我們不但不可在未有成就以前注重工作,過於注重向神盡忠,就是在工作有了成就以後,也不可把那些工作看得比向神盡忠更為重要。如果到一個時期,我們不能同時又向神盡忠,又保存我們所成就的工作,那樣我們就寧可捨棄工作,卻不可捨棄向神的忠心。但我們因為有肉體和肉體的軟弱,極容易注重那看得見的工作,卻忽略那看不見的忠心,因此很容易為顧全工作的緣故,捨棄了向神的忠心,卻不曉得我們既不能向神盡忠,神便不再眷顧我們的工作,同時我們也因此失去了能力和神的同在,不久連工作也要被神拆毀棄絕。到那時我們必定落得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但如果我們肯為向神盡忠的緣故,甘心把所成就的工作捨棄不顧,我們必定會看見神要在我們身上顯出祂的大榮耀來。眼睛看得見的工作雖然損失了,在主耶穌顯現的時候,我們都要得著祂的稱讚和獎賞。有的時候我們為向神盡忠,甘心捨棄我們所成就的工作,結果神不但保存了我們的工作,而且祂要因著我們的忠心,使我們的工作有更輝煌更偉大的發展,正如亞伯拉罕甘心把以撒放在祭壇上獻為燔祭,神不但保全了以撒,而且使以撒的後裔成為大族一樣。


  可惜!可惜!有些為神作工的人在沒有甚麼成就以前向神有忠心,他們不辭勞苦,不避艱辛,不計毀譽,不顧性命,因此蒙神使用,成就了一些事工。及至他們有了成就以後,竟把工作看得比向神盡忠更為重要。這樣一來,他們便會因為顧全工作的緣故,向撒但讓步,與世界妥協,不敢再說神要他們說的,不但不敢作神要他們作的,甚至說了神不許可他們說的話,作了神不許可他們作的事。結果是甚麼呢?神向他們變臉,棄絕了他們,拆毀了他們的工作,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工作一同成為被咒詛的。有一日他們要因他們的無知和錯誤悔恨自責,但是已經太遲了。


  讓我們從今以後把神看為重的看為重,把神看為輕的看為輕。這樣,我們所行的路方能正確,所作的工才能蒙神悅納,在我們的主回來的時候,也就能稱我們為「良善忠心的僕人」了。

星期四, 8月 17, 2006

「我給你的,你們怎麼用?」 - Rick Warren

摩西的牧杖

有一天摩西在曠野看見荊棘在焚燒。出埃及記第三及四章告訴我們,摩西端前看個 究竟時,上帝對他說:摩西,當把你的鞋脫下來,因為這是聖地。摩西就脫下鞋 子。然後上帝問了摩西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是在人的生命中第二重大的問題, 第一個重大的問題是「你們怎樣對待耶穌基督?」,那是關乎救恩的問題,也是聖 經首要主題。而上帝給摩西的問題是聖經第二重要的主題,是關乎管家職份 (Stewardship)的問題,是關乎「我給你的,你們怎麼用?」──上帝望著摩西 問:「你手裡的是甚麼?」

「你手裡的是甚麼?」上帝從不為自己而給你問問題,他永遠早知答案。每次上帝 問你問題,他是要你知道答案。上帝知道摩西手上有甚麼,但摩西不知道;當他一 明白了,就勢將改變他的生命。摩西說:主啊,在我手中的是杖,是一根牧杖。上 帝說:「我要你將它丟到地上。」而你們都知道這故事,當摩西將杖丟到地上,它 就活過來,變成一條蛇。有些東西就是如此這般的一直呆在那裡,隻是一根木頭, 卻忽然間動了起來,成為生物。上帝說:「我要你再拿它起來,它要再次變成一根 枯木。」一件原本活的東西,一被拿起便死了。

這個故事到底要說明甚麼?上帝行神跡從不單單為了要炫耀或讓我們印象難忘。每 一個神跡都是一次真理的比喻,而每一個比喻都是一次真理的神跡。那牧杖代表了 摩西生命中的三件事情。
首先它代表了摩西的身分──他是誰。摩西是個牧羊人,這枚杖代表了他的工作、他 的事業、他是誰,是他身分的象徵。

第二,它象徵是摩西的收入和財富,因為在當時人的財富全系於他的牲口。那時沒 有銀行戶口,沒有股票市場,你的財富以你擁有多少頭動物來衡量;數算有多少頭 牛多少頭綿羊山羊,就准確知道財富有多少。所以那牧杖不單代表了摩西的身分, 也代表了他的收入。

第三,它代表了摩西影響力。你用牧杖來干甚麼?就是以其影響力,將羊群由一處 趕往另一處。你會用牧杖那彎曲的頂端來拉它們,或是用另一端來捅它們。作為牧 者你們應該對這兩種技巧非常熟悉,有時拉他們有時捅他們。

牧杖代表了摩西的身分(他是誰)、影響力(他做甚麼)和財富(他有甚麼)。而 上帝說:每次你將它放下來給我,它就會活起來;而每次你將它拿在自己手裡,它 就會再一次死掉。這經驗成為摩西生命的轉捩點。自此聖經不再將那杖形容為「摩 西的杖」,而是稱之為「上帝的杖」。就是這「上帝的杖」,當摩西將它高舉於紅 海的水面之上,紅海就分開。就是這「上帝的杖」,當摩西將它探進尼羅河,河水 就變成血。就是這「上帝的杖」,當摩西用它敲打磐石,就有水流出來給口渴的 人。就是這「上帝的杖」摩西用來降十災對抗埃及的假神。上帝用一根很簡單的木 棍來改變歷史,因為它已被交付給上帝,而上帝使它活過來。

兩年前我被邀請向一班美國職業籃球明星隊隊員演講,因為美國大多數籃球隊員均 已參加了四十天的目標導向訓練。這些青年人隻玩一項運動就賺取百萬計的金錢。 我跟這些青年人說:「你們手中的是甚麼?是個籃球。它代表了你的身分,你的影 響力,和你的收入。你可以將之為己所用,或是為上帝所用。」

今晚我問大家一個上帝在幾千年前問過摩西的問題:你手中的是甚麼?上帝在你生 命中擺放了甚麼?你的身分、你的影響力、你的收入怎樣?你在怎樣使用你所得 的?這是生命第二重要的問題。

過去四年我對這個問題思考得很多,因為四年前我的人生經歷戲劇性的變化。三件 意料之外的事件將我的生命完完全全的導引至新的方向。讓我向大家分享我的見証。

我的前半生

我的太太與我在一九七五年結婚,婚前我們就已經委身作個宣教士到中國去,結婚 後我們進了神學院准備到中國大陸做宣教士。那時是七十年代中期,所以身為美國 人我們不能入境,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望,我不明白為何上帝不讓我們達成那我 們覺得他呼召我們去做的事。太太和我一同禱告,一同哭泣,問上帝為這門不為我 們而開。這裡很多人不想去,我們真的想去,為何不讓我們去?像我們今早所讀的 篇章所言,我從前不明白,如今就明白了。

長話短說,一九八○年我們在南加州開設教會。我們由一千五英裡外的德薩斯州搬 來到南加州開設教會,沒有金錢,沒有會員,沒有教堂。在那開始教會的城市我一 個人也不認識。我們到達洛彬磯時是一九八○年一月一日下午四時,正好在交通繁 忙時段期間,成千上萬的車輛堵塞得無處不在。你要明白我的背景,我在一條人口 不足五百的鄉村成長,當我在洛彬磯目睹成千上萬的車輛,我說:「上帝啊,你找 錯了人喇!我在這裡干甚麼?我肯定認錯了你的呼召。」駛離高速公路,我們碰到 第一間地產公司就進去,對那經紀說:「我名叫華理克,廿五歲,到這裡來開設新 教會,需要一個住處,卻沒有錢。」他就如你們現在一樣,開始笑了。戴德生 (Hudson Taylor)曾說過:「當上帝帶領,上帝就會供應。」而這地產經紀就給 我們找來一間很小的房子,我太太就和我說:「好,我們就要這房子。」而他免去 我們首月租金和按金。三小時內我們就搬了進去,而那經紀亦成為我們教會的第一 名會友。當我們駕車前往那房子時,我問:「Don,你有沒有參加哪間教會?」他 說:「沒有,我不喜歡到教會去。」我說:「好!那你就是我的首名會友。」我們 一周後就開始聚會,包括我、我太太和小女兒,Don和他的太太和女兒,還有另外 一人。

故事來到廿六年後,今年的復活節,馬鞍峰教會的廿六周年紀念,我們的崇拜有三 萬五千人出席。我所有目的就隻是要在一生中成就兩件事:我希望畢生牧養一間教 會,並訓練其他牧師。而上帝讓我這樣做了廿六年。我不想上電視也不想上電台, 隻要當一名牧師和訓練其他牧師,我就很開心。我的心也與那些服侍小堂會卻因為 教會長期付不起薪水而要兼職(Bivocational)的牧師同在。十二年前我寫了《直 奔標竿》(The Purpose Driven Church),我就將他獻給這些兼職牧者。我的父親 畢生從事牧師工作,從未牧養超過一百五十人。所以對於我自己的生命計劃,我很 開心。

我的轉捩點

然而,四年前有三件事發生。

一千四百萬的愛滋遺孤

首先,我的太太患了癌症。有一天她臥在長靠椅上看新聞雜志,封面說在非洲有一 千四百萬兒童因為愛滋病而成為孤兒。這令我太太大為震驚,她將雜志扔到地上, 說:「我必須承認我連一個孤兒也不認識。我也必須承認我實在無想法想像這一千 四百萬人成為孤兒,隻因一種疾病──愛滋病。」她說,那天上帝對她說話:「你可 以讓這痛苦藏在心中,感受它,回應它;或是將你的心關閉起來度這餘生,不理會 它。」

我太太決定敞開心門去感受所有愛滋病人的痛苦。她開始研究,發現女性患上愛滋 病的比男性為多,發現兒童患上愛滋病的比同性戀者更多,發現愛滋成為流行疫 症,不單在非洲,也在亞洲。她對我說,她相信上帝在呼召她替愛滋病患者發聲。 我告訴她:「甜心,這實在好。我會支持你的遠象;正如我當初開設教會時,你支 持我的,如今我也支持你的遠象。但是你要明白這不是我的呼召,我是被召去訓練 牧師。」但當我的太太愈談得多,這事就愈發抓緊我的心。我們說,在家庭中最具 力量的說話是睡覺前邊躺邊說的枕邊語。丈夫或許是全家人的頭,但妻子卻是那把 頭轉動的頸項。上帝開始透過妻子對我說話。你們當中的牧師要聽聽你太太的話, 她看起來不像上帝,但她為他說話。

名利雙收後的管家之道

第二樁轉變我生命的事情是我的著作《標竿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的 成功。沒有人可以想像得到這書可以在三年間成為全球暢銷書。它現在已被授權翻 譯成五十六種語言的版本,而英語版本方面它已成為美國史上最暢銷的硬皮精裝書 籍。當這書成為全球暢銷書,我的生活裡有兩件事情開始改變:首先這書帶給我巨 額的金錢;第二,它也給我帶來名氣,令我備受矚目。我不知可以怎麼辦。坦白 說,這嚇壞了我,令我戰兢。我不相信上帝給你金錢和名氣是為了你那自我中心的 自尊自負(ego)。特別若你是牧師,我更肯定上帝不會為了你的私心而給你金錢 和名氣。當你寫一本書,開宗明義說此書目的不是關乎你,當錢財涌來,也不是為 了你。所以我開始祈禱,為到如何作錢財的管家(Stewardship of Affluence)和 影響力的管家(Stewardship of Influence)──上帝放到我手中的,我要怎樣使 用;對於我的錢財,對於我的名氣,我應怎麼辦。作為一名牧師,我當然開始查考 聖經,問問上帝我應怎麼辦。上帝引領我到經文裡的兩個篇章,一在新約論及如何 處理財富,一在舊約論及如何處理名氣。

第一段聖經是哥林多前書第九章,在那裡保羅向牧師講話,說那些教導福音的應靠 賴福音養生謀活,換言之支薪給你的牧師,或是你因你的事工(Ministries)而得 工資,並無不妥。然而保羅說:我不會領受這權益,因為我希望能免費服事這福 音,以致我不致成為任何人的差役。
當我讀到這篇章,我說:「這就是我想做的。」因此我和太太就著如何運用《標竿 人生》所賺來的錢財,作了五個決定,因為它帶來了以千萬美元計的金錢。

首先我們完全不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我們不會在自己身上花那些金錢。我仍然 住在那所住了十四年的房子,仍然駕駛那輛六年車齡的福特房車。我沒有游輪,沒 有私人飛機,沒有第二間房子,甚至穿鞋時也不穿襪子,一切從簡,那我就省掉原 用來購買領帶的數百元。

第二件我做的事是四年前開始我就不再從教會支取薪水。第三件我和我太太所做的 是將過去廿五年來教會付給我們的薪水加起來,然後一並退回。我這樣做是因為我 知道上帝將我放在射燈之下,我不希望讓人以為我所做的是為了金錢。我知每一位 牧師如果能力可及都希望這樣做。我知道傳媒常將聖工(Ministries)裡的人表述 得好像是為錢而工作,這純屬謊言。我曾給全球一百六十三多個國家逾四十萬名牧 師舉行訓練,我從不曾遇上一個是為錢而工作的。但我希望向傳媒表述清楚。而我 所做的是代表每位我所認識的牧師。剛好在一周後,美國一份全國性的雜志來訪問 我,那記者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薪水有多少?」我知道她一定心裡想:「這是 另一個在教會那裡賺了很多錢的知名富有美國牧師。」我想:「這機會實在最好不 過!」所以我對她說:「我在我的教會免費服事了二十五年」──看著她的臉色,實 在物有所值。她大為震驚──隻要能看著她臉都紅起來,我實在願意付上雙倍的代價。

我們做的第四件事是我們成立了三個慈善基金。一個叫做憐憫行動(Acts of Mercy),由我太太主持。我們希望能為全球因愛滋病毒而受苦的人提供以百萬元 計的援助。第二個基金叫做領袖發展(Developing Leaders),為我和我的團隊支 付到全球各地演講──像今天到澳門般──所需要的交通費用。我們去任何國家都不是 為了拿取,而是為了付出。第三個基金是全球和平基金(The Global P.E.A.C.E. Fund),稍後我會跟大家說明。

我們最後做的一件事是我和太太成為「倒過來」的十一奉獻者。卅一年前我和太太 結婚之時,我們已做十一奉獻。我們做了一個決定:我們也許會欠其他人的債,但 絕不能欠上帝的債,我們必須先奉獻給上帝,所以首個百分之十總是給上帝的。婚 後接近一年,我們將之提升至百分之十一。到婚後第二年,就提升至百分之十二。 到婚後第三年,就提升至百分之十三。我們沒有告知任何人,也沒有口多亂說,我 們就是靜悄悄的做。有些年份我們會提升不止百分之一。我太太和我結婚卅一年, 我們奉獻百分之九十,靠百分之十來生活。我為何如此行?每次我付出,就打破了 物質主義加在我生命上的困綁。每次我付出,我的心懷就變得更大。每次我付出, 我變得更像耶穌。若你仍未曉得成為慷慨的人,你不可能更像耶穌基督。聖經裡關 於付出的應許比任何其他題目的更多。上帝想我們一同玩玩,我們給他,他也給我 們,看看誰會贏。我與上帝玩了卅一年,我年年都輸。你不能付出得比上帝更多。

所以我要問問自己:「上帝在我手上放了甚麼?」朋友,坦白說,關於金錢的部分 是比較容易處理的,捐出去就是了。更難的部分是如何處理影響力──是作個影響力 (Influence)的管家,而不單單是財富的(Affluence)。我開始讀經尋找答案, 上帝就引領我到詩篇七十二篇,是所羅門祈求更多影響力的一篇禱文。若你第一次 讀這篇禱文你會覺得它似乎很自我中心。所羅門說:主啊,我想你使我有名。他祈 禱說:求檷使我的名聲傳遍各國。他說:我想你賜福我,給我更多權力──看來非常 自私,直到你明白他的動機──詩篇這樣說:上帝啊,我希望檷這樣做,好讓王可以 幫助孤兒寡婦。我希望你賜福我,好使我可以協助貧窮人和照顧患病者。我希望賜 福我,好使我可以替受壓的說話,替寄居的辯護。我希望檷賜福予我,好使我可以 賜福予其他人。這不是為我的益處,而是為其他貧窮的和有需要的人的益處。當我 讀到這段經文,上帝告訴我,影響力的目的是為了替那沒有影響力的人講說話。上 帝不會為了你的驕傲而給你影響力,他給你職銜位份不是為了你的自我中心。影響 力的目的是為了替那沒有影響力的人來說話。

我要懺悔。我要對上帝說:「我實在對不起,我不曾照顧過孤兒寡婦,我沒有真正 幫助過貧窮人和患病者,我忙於建立教會。」這不是說我過去所做的是壞事。我們 訓練牧師,又四出尋找人歸向耶穌基督,我們所做的是很好,在過去十年我們教會 有二萬人受洗。上帝說:「你做的都很好,可是你沒有關心那些最為我所關心的 人。」我說:「上帝啊,我會盡我餘生,藉著檷所給我的──無論是財富還是影響力 ──來幫助那些人微言輕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二個轉捩點。

在非洲大陸的夜空下

第三件事是我和太太到南非訪問,在那裡向非洲人學習教會如何從事關顧愛滋病人 的事工。我們去到那裡成為學習者,因為他們做得比我們教會好。我和我的團隊在 那裡,如往常一樣的訓練領袖,帶領一連三天的目標導向教會訓練研習班,並向全 非洲四百個地方廣播。那星期我們訓練了八萬位領袖。那時我很開心,覺得這是上 帝帶我來南非的原因。但上帝另有想法,有時上帝會在你背後另有所圖。

會後我說:「我想看看一間典型的教會,能否帶我去鄉村看看一間典型的非洲教 會?」我們跳上吉普車,直向雨林駛去,到了一間鄉村小教會,沒有任何建筑物, 隻有一個帳幕。帳幕內大概有七十五人在聚會,包括廿五名因為愛滋病而成為孤兒 的小童。這教會甚麼也沒有,但他們關顧這班小童,給他們種食物,教育他們,晚 上就讓他們睡在帳幕裡。看過這一切,我對自己說:「這間小教會在幫助窮人方面 所做的,遠多於我在美國的那間富裕超級教會。」

那年輕的非洲牧師出來歡迎我,我不認識他,他也不知道我會來。當他望著我,他 說:「我知道你是誰,你是華理克牧師。」我說:「你怎知道我是誰?」他說: 「我每星期都從互聯網下載你的講章。」我不限制我的講章的版權,任何牧師都可 以取用。我望著他說:「這鄉村連電力也沒有,你怎能取得我的講章?這鄉村連自 來水也沒有啊!」他說:「可不是,在南非每間郵局都有聯上互聯網」──他們稱之 為公共資訊終端機。他說:「每星期一次我步行一小時半到最就近的郵局,下載你 的講章,然後花另外個半小時徒步回教會來宣講。」他說:「華牧師,你的訓練是 我唯一可得的。」

當我聽到這裡,我的心碎了。我說:「上帝在我手裡擺放了這麼多,我們蒙福是為 了讓他人蒙福。我會盡我餘生幫助那些沒有任何資源的牧者。」

那晚我在非洲的夜空下席地而坐,我對上帝說:「上帝啊,地球上最大的問題是甚 麼?」我知道領袖訓練是問題之一,過去我亦忽略了愛滋病問題,那我還忽略了甚 麼其他問題,就如今早我所談及的?我知當我們攻擊那世上最大的巨型問題,上帝 亦會得著最大的榮耀。當大衛戰勝了歌利亞,上帝得了極大的榮耀。我開始想及過 去我所到過的國家,以及當中我一再遇見的問題。最後我得出結論:地球上有五個 巨大問題。它們太大了,沒有人能成功解決,美國不能,聯合國也不能。這是我所 說的「環球歌利亞」──地球上最大的五個問題。

地球上最大的五個問題

地球上第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心靈空虛(Spiritual Emptiness),人不知道上帝在 他們的生命裡是有目標的,人不知道耶穌為他們而死,人不知道他們的生命不是一 場意外。有意外的父母,卻沒有意外的小孩。有人沒有預先計劃就當了父母,但沒 有人成為子女是計劃之外的──也許你的父母沒有計劃,但上帝有他的計劃,他知道 甚麼DNA使你成人最為合適。他們也許是好父母,也許是壞父母,也許你從不認識 他們,但那不大要緊,因為上帝著緊的是要創造你,他也在養育之道中。但上億計 的人漫無目標和盼望的活著,生活沒有甚麼倚靠,也沒有甚麼期待。今天我們召開 這個大會也是因為心靈空虛是世上第一大問題,而耶穌就是答案。

地球上第二個最大的問題也許會讓你吃一驚。就是驕傲而自私的領導方式 (Prideful, Self-serving Leadership)。這種領導以為群眾是為他們而存在 的,而不是由領導來服侍群眾。我們不需要西方式的領導,也不需要東方式的領 導,我們需要耶穌式的領導--好牧人為羊舍命。全球都有領導腐敗的問題,他們 的領袖開始時是仆人,最後卻成了明星,忘掉上帝使他們成為領袖的首要原因。每 間教會,每間企業,每間公司,每間學校,四處都有小侯賽因,因為他們為自己而 活而不是為追隨者而活,所以世上有這麼多的問題。

地球上第三個最大的問題是赤貧(Extreme Poverty)。世上一半人口每天靠少於 三美元來生活,有十億人每天隻有少於一美元維生,還有以百萬計的人每天要捱餓 入睡或無家可歸。在一些我們工作過的國家,例如盧旺達,他們的人均收入是六十 七美仙,那即時說他們可能整天工作仍賺不夠錢買一杯咖啡。

地球上第四個最大的問題是流行疫症(Pandemic Diseases)。最不能原諒的是大 部分的疾病其實是可以根治和預防的,像麻疹、小兒麻痺症、黃熱病等等。我們知 道如何治好兒童的頭號殺手痢疾,也知道如何預防蟠尾絲虫病和類似的疾病。今年 全球會有五億人患上瘧疾,但其實在一百年前我們已知道如何預防它,我們隻是沒 有領袖有足夠的勇氣、信念和能力,去說「夠了夠了!不要再多等一年」。年半 前,一場海嘯橫掃東南亞,奪去廿四萬人的性命。但現在每九天就有一場「海嘯」 發生在全球兒童身上:每九天死於可治疾病的兒童數量就多於那場海嘯的死亡數 字,但從沒有人談論。這是第四個巨大問題。

地球上第五個最大的問題是文盲(Illiteracy)。全球有一半人口不懂讀和寫。就 算有互聯網等所有科技,若你不懂讀寫,仍於你無份。

教會,不要隻做一張嘴

歷史上教會一直很在意這些事,我們總是關心如何醫治人,如何教育人。世上有超 過九成的學校是由基督徒開辦的。每個國家的第一間學校,通常都是由傳教士開 辦。醫院也是這樣。這五個問題實在太大了,無人曾解決過,世上隻有一樣東西大 得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地區堂會。全球有廿三億人口聲稱是 基督的追隨者,那即是說每三個人就有一個聲稱是教會的會友,這令教會成為全球 最大的組織,沒有其他組織的規模可堪比擬。教會比中國更大,比印度更大,比聯 合國更大。很多地方都有教會,而聯合國卻沒有其代表。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但過去五十年他的手腳好像被截斷了,太多時候教會隻是一張 嘴,談得很多卻做得很少。我不知你們的國家怎樣,但在美國我們認識要反對甚麼 多於要贊成甚麼。你說:老友,教會要解決這些問題,但我的教會能夠做到甚麼? 我的教會很小,資源有限,連自己的需要也應付不來,那我們怎能照顧世界的問題?

我也問同樣的問題,我開始查經,我說:主啊,檷一定有解決問題的策略,檷從不 讓我們沒有計劃而離棄我們。我把聖經讀了一遍又一遍,我意識到答案在基督自己 的生平裡。當耶穌在地上服事工作時,他做了五件事,正好是世上五大問題的解藥。

你們知道我到過世上很多國家。常常有牧者對我說:這是韓國的做法,或者說:中 國人這樣做,美國人這樣做,日本人這樣做。我感興趣的是耶穌怎樣的做。他是唯 一的完美模范;在我的國家,在你的國家,都沒有完美的模范。但若有一模式是合 乎聖經的,它就是跨文化的,在甚麼地方都行得通。若那是上帝的計劃,它就可以 在任何一個文化都行得通。當耶穌在世時做了甚麼事?他做了五件事。

耶穌的解藥

第一件事,他建立了教會。耶穌說: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這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很 明顯行得通,因為我們都在這裡。

第二,他裝備了仆人領袖。我們知道耶穌揀選了十二人,他用了三年時間去親自訓 練他們,作他們的師傅,訓練他們成為仆人領袖。如今早我們讀到的約翰福音十三 章所述,他說:我已給你們立下榜樣,你們要照樣去行!

第三,他幫助窮人。耶穌所宣講的第一篇講章是在他的家鄉宣講。在路加福音第四 章所述,他在拿撒勒的講章的頭一句,他宣告他的工作,說:主的靈在我身上,要 傳福音給貧窮人。上帝在地上有沒有偏心?答案是對的,他愛貧窮人。若你讀經你 會發現聖經上有二千句是關於窮人的。當我的眼開了,我說:「我過去怎會忽略了 它們?我怎能一直忽略了這關於貧窮的兩千句?」我曾在兩間神學院讀過,我也有 一個博士學位,但我就是忽略這關於貧窮的兩千句。

第四,耶穌照顧病人。耶穌有三分一的服事是關乎醫治。聖經說耶穌走遍各城各 鄉,醫治病人,他關心他們肉身的健康。他不隻關注人的靈魂,也關注人的肉身, 因此他的工作有三分之一與健康有關。作為基督的身體我們要做同樣的事情。

第五,耶穌教育下一代。耶穌的服事,有三分之一是教導。他說:你們要認識真 理,真理使你們得自由。他又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因天國裡的人就是這樣。 他又說:你們寧可被沉到海裡也不要絆到這樣的一個小子。

我忽然意會到耶穌在世所做的五件事正正是地上五大問題的解藥。世上心靈空虛的 答案是建立成千上萬的教會。對付腐敗自私的領導,答案就是裝備仆人領袖。貧窮 問題的答案在於幫助貧窮人。疾病問題的答案在於照顧患病者。文盲問題的答案在 於教育下一代。

和平計劃與當得平安的人

今天晚上我沒法詳盡解說和平計劃的細節,但耶穌肉身在世所做的事,他也期望我 們教會──這基督屬靈的身體──今天同樣去做。若我們不做耶穌所做的事情,我就懷 疑到底我們有多基督教(I doubt our Christianity)。

我們怎樣延續耶穌的工作?我說:「上帝啊,即使對資源有限的教會,也一定有一 些策略可以用。」我在馬太福音第十章和路加福音第十章找到答案。當耶穌教導完 七十名門徒後,就差派他們出去。今晚我沒有時間詳細查考這些教導,我隻能講一 點。耶穌說:當你進到村內,要找那當得平安的人(the man of peace)。當你找 到那當得平安的人,你就祝福他。若他接待你,你就住在他家裡,開始你的服事 (Ministry)。若這當得平安的人拒絕你,你就跺下鞋上的塵土,到其他村庄去。

誰是當得平安的人?他是開放而有影響力的人。他對你所做的持開放態度,分享你 的福音,並且對同村的人有影響力。這可能是位當得平安的婦女,也可能是村庄中 德高望重的老祖母,當她講話,人人都會留心。我發現每條村庄都有這樣當得平安 的人。每間教會,每個行業,每個政府,都有這樣的當得平安的人。耶穌說:要找 這樣的人。有趣的地方在這裡:這當得平安的人不一定要是基督徒,因為當耶穌派 遣七十人出去時,那時還未有基督徒,耶穌還沒有死在十字架上,還沒有教會,還 沒有信徒。他說:出去找那願意和你合作的人。所以這個當得平安的人可能屬於其 他宗教信仰,甚或沒有宗教信仰,但他願意和你合作。一旦你找到他們,你要做甚 麼?你就實踐和平計劃(The P.E.A.C.E. Plan),就是耶穌做的五件事:你建立 教會,你裝備領袖,你幫助貧窮人,你照料病人,你教育下一代。

今晚時間已差不多,我沒有時間詳細去講。但耶穌永遠都是派遣小組出去,而不是 差遣一個人。而和平計劃是動員世上千萬教會裡的小組去行耶穌所行的。我的教會 有超過三千個小組,我要求每個小組認領一條村庄去實行和平計劃。我說:上帝要 你成為使徒行傳一章八節的基督徒,從你的耶路撒冷開始──就是我們所說的「個人 的平安計劃」(The Personal P.E.A.C.E. Plan),你在你的朋友、親戚和鄰居之 間開始你的服事。這不用花甚麼錢,你在你所在的城市開展計劃,這就是你的耶路 撒冷。然後你到猶大全地,那是你的鄉村、你的城市的周邊地區──我們稱之為「本 土的平安計劃」(The Local P.E.A.C.E. Plan)。那是你的小組招聚的地方,或 是城市的另一邊。然後你到撒馬利亞,那是一批文化與你不同,卻住在同一個城市 的人。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彬磯,那裡的人說一百九十六種語言,所以我不必走得 很遠去找我的撒馬利亞人。然後你要走到地極。

想想這一點:當耶穌吩咐門徒去執行大使命時,當時在物質上而言其實並不可能, 那時沒有游輪,沒有火車,沒有飛機,沒有汽車,沒有傳真機,沒有手提電話。使 徒沒可能去到南美洲、澳洲和很多其他地方。但耶穌說:我期望你去,你們認為不 可能的,我會使之成為可能。今天我們是第一代全球化的人(the first global generation),你可以在廿四小時之內去到全世界任何一處地方,不相信的話你可 以問問你的旅行社,他們可以在一天之內送你到任何地方。
今天,上帝的國度在哪裡?

我們如何投進上帝的計劃裡?上帝的計劃是上帝的國度,是耶穌的服事的主題。 「國度」一詞在新約聖經中使用了一百五十六次,是耶穌喜歡使用的講法,關乎上 帝在世上的工作。今天較早的時候我們以主禱文來祈禱,「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 旨意成就」,那是甚麼意思?當上帝的旨意成就,上帝的國就降臨。這是重覆的語 句:「上帝的國降臨」就是「上帝的旨意得成就」。我們說「願你的旨意成就在 地,如同成就在天」,為甚麼?因為上帝的旨意在天上己得以完全,但在地上仍未 如此。上帝的國度在哪裡?就是耶穌作王之處。若他在天上作王,天上就是他的國 度。若他在你心裡作王,他的國度就在你的心裡。若他在地上作王,這裡就是他的 國度。

我來這會議,因為你們在意於差遣人出去。我已曉得生命裡的兩件事:當你在意於 全世界,上帝就會賜福你的世界;當你尊重地區教會,上帝也會尊重你。讓我再說 一次:我們要一起工作,我們必須一起工作,我們必須一起工作。按宗派堂會來分 割的時代已過,現在是在目標裡合一的時候,現在就是上帝的教會完成上帝的目標 的時候,現在就是「願他的國降臨,願他的旨意得成」的時候。我很喜歡華福會歌 的最後一句:「最後一棒,我們迎頭趕上,凱歌高唱,直到永遠。」
(本文整理自美國馬鞍峰教會主任華理克牧師〔Pastor Rick Warren〕於第七屆世 界華人福音會議晚間宣教慶典上的分享信息,蒙華理克慨允本報翻譯,版權公開, 轉載時有勞注明出處。該宣教慶典於二○○六年七月十九日假座澳門綜藝館舉行。標 題及分題為編者所加。關於和平計劃的資料,可參考該計劃的網站,網址為http: //www.thepeaceplan.com)

星期一, 7月 31, 2006

信主蒙召五十年 - [王長淦]

【讀經】:林前一1~3、26~31。

哥林多前書一章1~3節提到兩種蒙召:第一章第2節:「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這是第一種蒙召作聖徒。第一章第1節:「奉神旨意蒙召作使徒的保羅」,所以還有另一種是蒙召作使徒。聖徒是身份,使徒是職份,我在一九五一年一月廿一日受浸歸入基督的名下,蒙召作聖徒;在一九五三年七月廿四日奉獻,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作神的僕人(使徒的意思是僕人的意思),所以我蒙召作聖徒,至今整整五十年,這是主的憐憫,正如約翰福音第十五章16~17節,主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所以,我在諸位面前是滿心感謝讚美主,給我這麼大的恩典、這麼大的殊榮。

這篇講章將提到兩點:第一是蒙召,第二是五十年的事奉。首先提到我信主蒙召的經過。我生長在福州傳統佛教家族中,我們中國說佛教,不如說是多神教,是拜偶像的。先父篤信狐仙,福州人家家戶戶也拜狐仙,小時候我們不能叫狐仙,而是叫它真人。一般福州人家?拜三個真人,我問先父既是狐狸為何會稱它真人?因他相信狐仙,因此我們不能叫狐狸,要叫真人。先母篤信佛教,雖然受教育不多,但每天早晨唸三本佛經,我常陪在其側,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我的表舅是福州市郊名剎的住持,他非常有錢,很厲害,因中風半身不遂,平日有小沙彌抬他出去辦事,平日也處理很多的事務。我的奶媽出家為尼,我也常常去尼姑庵看她。我自幼很羡慕佛教僧侶的生活,我常在表舅的廟?打牙祭,每月大概要去兩次,和尚廟乾淨又安靜,因此我從小曾想過,如果有一天能出家做和尚是多麼好呢?

十四歲那年,我的先姐過世,心?很難過,心想出家去做和尚。我問先父的意見,他沒有攔阻我,他並不反對,卻因個「但是」就把我留下來了|「但是你年紀太小」。那時因先父的攔阻沒去做和尚,但父親也不掃我的興,請一位和尚幫我受五戒,在家?做居士(就是在家?讀佛經,在家?修行),所以我十四歲時就在家?做居士。

那時我對基督教十分排斥,為什麼排斥呢?套用聖經的一句話說:「他們無故的恨我」(約十五25),我就無故的恨主,為什麼呢?說不出道理!但那時我有一種觀念:外國人侵略中國,用兩種政策,一種是毒化你的身體,一種是毒化你的思想。毒化身體用鴉片煙,毒化思想就是基督教,所以把基督教和鴉片煙視為一樣。那時我的思想無故的恨主,但感謝主的大愛,祂憐憫我,祂揀選我,後來我沒有成為和尚,而是成為一個傳道人,這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我是怎麼信主的呢?如果我是在福州家中是沒有辦法歸主的,我每天眼睛所見到的都是佛教的家族,怎麼能夠信耶穌呢?感謝主,我到台灣之前,有位姊妹曾幫助我,讓我經歷到基督徒的愛心。那時我們有八個人發誓結盟,八月中秋,我們到某一兄弟家中吃飯,正好遇到颱風天,用餐時有外物擊破玻璃做的天花板,造成我的手臂受傷。這時和我一起吃飯的一位同事,就是幫助我的這位姊妹,她認為我的傷口太大,流血過多,如果把手緊綁,手的肌肉會壞死,如果不綁緊,流血過多,身體會受虧損,傷口可能會感染破傷風。雖然是颱風夜,風雨很大,她堅持當時就送我去醫院包紮。回家後,回想這位姊妹,為何會這樣幫助我?我們只是同事,各有不同的背景,沒有利害關係,我們之間也談不上感情問題,後來我想到她有次介紹自己時說她是基督徒,我當時聽了還很厭惡。我想如果那天受傷的是她,我會和我的兄弟們的想法一樣,颱風夜,風雨很大,明天再去醫院。然而她堅持冒著生命的危險,陪我到醫院包紮。我想來想去,原來基督徒是這樣的,所以我信主是由於這位姊妹的幫助,她改變了我的偏見,她打開我的心,讓主福音的光有機會照進來。

這件事發生後不久,民國三十八年初,我就來到台灣,停留了兩個多月,因沒有適當的工作便打算回去。但船已經出航,需要再等十天至兩個星期,這兩個星期中,主用祂奇妙的安排與帶領,讓我進入省政府工作,讓我有機會蒙恩得救。進入省政府工作後,不久,家鄉就淪陷了,當時我正如遊子在外,心靈非常的孤寂,時常醉酒失眠。感謝主,因為失眠,我去醫院請醫生開鎮定劑給我。拿藥時護士小姐是我的同鄉,她不肯給我,罵我年紀輕輕就吃安眠藥。可是我睡不著有什麼辦法呢?她說找一件討厭的事情來做就睡著了。我想我討厭基督教,我便在上班時,找一位基督徒的同事,請他給我一本聖經,我就以看聖經當作安眠藥。有一個星期六,颱風夜,我喝了酒,半夜醒來想喝水,沒有水瓶,又不便向鄰居要水,只好忍受口渴,睡不著時只好拿起聖經來看看。看到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凡喝這水的,還會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這兩節聖經讓我非常的深刻,為什麼呢?記得有一天下班後,我到圖書館去讀書,並與我的同事一起去買書。當時我們遇到聚會所的人在遊行,一邊傳口號,一邊貼傳單,我們走過去看,正好就是這兩節聖經。當時我們不懂是什麼意思,我的同事就說是基督教的,我們覺得上當了,就很快的走掉。然而這兩節聖經節卻沒有跑掉,「渴!喝」在我心?轉得很厲害。

那天回家後,我告訴自己說,按照我以往信仰的算命方法:前命如果對,後命一定對。所以算命的人一定為人說前命讓人相信,自然而然人就會相信後命。若我用算命的方式來理解這經文:我喝了水還會再渴,喝的是世界的水,我真的渴了;聖經說,喝了耶穌的水就不渴了,是真的嗎?隔天星期日,我到許昌街浸信會聚會,這是我每次到圖書館必經之路,那天講道的是黃上進老弟兄,他說的信息是約翰福音的七個「不」-「不渴」,怎樣不渴,我的耳朵就開了。人會渴是因為人有罪,我們如果認罪,接受耶穌做救主,就再也不渴了。我很感動,回家後我眼睛半開半閉的禱告:「如果耶穌真能解除我的渴,請?進來。」感謝主,從那天的禱告,結果主進來就沒有出去。一九五一年一月廿一日,我受浸歸入耶穌基督。那時如果要考問我聖經的信仰,我一定不及格,聖經我沒讀過,我對我的信仰不瞭解,但我讀過約翰福章三章16節,我背給考問我的弟兄聽,告訴他,就信這個,我是個罪人,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你能接受我受洗就接受我,不接受我也沒關係。結果竟然談話通過,讓我受浸歸入基督。

我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後,渴慕追求主,過團契的生活。我一信主,上班在省政府,下班在教會,以教會為家。那時我很渴慕主的道,渴慕過團契的生活。一九五三年七月廿四日,我在日月潭參加青年靈修會,主感動我的心,那天早上我讀到路加福音第十章2節:「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我信主後,曾為此事代禱,但沒人出來全職事奉,當時我在省政府上班,又在教會服事,又有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我不拿教會的錢,還奉獻給教會,那不是很好嗎?我也算半個傳道人,何必出來全職事奉呢?所以兩年的禱告一點功效都沒有。當再次讀到路加福音十章3節「你們去吧」,總讀成「你去吧」,於是當天晚上講員呼召專心祈禱以傳道為事的人舉手,我就舉手站起來。那次靈修會約有一百人參加,只有兩個人奉獻,我們接受其他人的祝福,講員要他們對我們說:不要忘記這一天,我便印象非常的深刻。感謝主,靈修會結束回到台北,我向教會表示要奉獻做全時間傳道,這是不是聖靈的感動,結果印證確實是聖靈的感動。第二天,我就寫辭呈,還記著辭呈的內容:「蒙神呼召,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未免貽誤公務,呈請辭職」。人事室主任說從來沒有人寫這樣的辭呈,大多數原因是有病或有事,我說祈禱傳道就是我的事啊!最後他還是照著我所寫的辭呈遞出去,辭去公職後,我到教會專心服事,至今已有四十八年了。

我決定奉獻全職傳道,基於四個理由:第一是出於感恩報恩的心,我真感恩,像我這樣的罪人能蒙主恩召。在我歸主不久,有一天我在教會?坐著聽道,有位年紀非常大的老牧師,鬚髮全白,自己無法走上台上,必須由他人扶上台講道,那天他引用的經文是雅各書「以愛為旗在我以上」,講到神的愛,其中有句話我非常的感動,他說:「主阿!當我有一天倒下去時,能有人站到我的地位」。感謝主,我想到我蒙主的恩,我應該報主的恩,老牧師的感動深深進入我的心?,我讓自己奉獻,也希望當我倒下去時,有人站在我的地位。感謝主,主成全我的心願,如今我還沒倒下去,我兒子出來全職事奉主,我對兒子說我這一棒可以交出去,我沒有空棒,我死了,也可瞑目了。第二個理由是出於內心聖靈的呼聲:路加路音第十章2~3節,清楚感動我的心-「你去吧」!那天晚上我就奉獻了。第三個理由是出於敬畏順服的心:那時發生一件事,吳勇長老得癌症,醫生宣告他只能活八十天。為何得癌症?此事是神對他的管教,因神多次呼召他,他推三阻四,而得此病後就順服,全職事奉主。所以那時連我一共十一人同時奉獻,為什麼呢?因為既然神要用我,我再推三阻四,我會挨打的,主在吳勇長老身上的管教,讓我下決心走上這條路。第四個理由是出於工作的需要:在一九五三年六月南京東路禮拜堂落成,我七月提出辭呈,八月請假一個月,九月離開工作單位,十月就全職服事到今天。時間過得很快,從年輕到年老,從黑髮到白頭,讚美主,主的恩典真是夠用。

接下來提到五十年的事奉,將分六點交通:

一、天父不忘記

五十年的事奉,我深深經歷一件事,天父不忘記。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4~15節:「錫安說,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婦人焉能忘記他吃奶的嬰孩,不憐恤他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當我請辭時,我的主管找我去談話,他希望我不要離開,公務員雖然吃不怎麼好,但可以吃得飽;住的雖不高級,但遮風蔽雨總是沒問題,出入也有交通車,一切總比出去挑戰好得多。教會的經費很少,憑信心來蓋房子,在銀行也沒有多少存款,每月的費用是弟兄姊妺憑愛心奉獻。這位主管說:「如果你們的弟兄姊妹忘記奉獻了,你怎麼辦呢?」我馬上就用這節聖經回答說:「縱然我的弟兄姊妹有忘記的,但我的神卻不忘記」,他知道我去意已堅,就批准了辭呈。此一經節,四十多年來一直在我心?面,「人會忘記,神不會忘記」,弟兄姊妺要記住,人會忘記我們,但神不會忘記你。四十八年來,深深的經歷:「不忘記我的神-天父不忘記」,這是我五十年事奉的第一個經驗。

二、屬靈的追求

我愛慕主的道,主也給我話語的恩賜。我一直在南京東路禮拜堂服事,到現在我還是教會的長老,沒離開一直在此地。別人問我什麼時候離開,我說只有三個理由可以走,第一是神要我走,第二是人要我走,第三是我自己要走。現在神沒要我走,人沒要我走,我也不走,所以我還在這?。到底要做多久呢?我生在這個教會,我長在這個教會,我也要死在這個教會。感謝主,在屬靈的追求上,主給我許多的恩典,我沒機會進神學院,但主也沒虧待我,也給我所需要的恩典,我覺得沒有什麼可誇的,就是恩典,也沒有什麼可悲的,上帝的恩典是夠用的。我受的造就是土法煉鋼,我沒進過神學院,沒有神學的經歷,但是我苦讀聖經,勤讀聖經,從主的話語當中領受。弟兄姊妹,用什麼方式接受主的教導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你必須有接受的心。吳勇長老沒有讀過神學院,他卻建立中華福音神學院、門徒訓練學院。我現在常常勸年輕的一輩,有機會利用三年的時間去讀神學,在真理上有根有基的追求,不要學我現買現賣,晚上挑燈夜戰,第二天再出去工作是很辛苦的。感謝主,辛苦還是有代價,主也給我一些話語的恩賜,讓我有機會事奉教會,真是感謝不盡,所以,五十年事奉,在屬靈追求上經歷到主不偏待人。

三、婚姻的預備

五十年的事奉,主在婚姻上給我好的預備,箴言十九章14節:「唯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我們家有五個孩子,我內人很辛苦,她會精打細算,從來不感憂慮。她對孩子很嚴格,星期日一定要孩子去聚會,讓我的孩子都在主?面,也有一些事奉,沒有離棄主,這完全是妻子付出的代價。這五十年來,我沒有後顧之憂,在外全心服事,因為有妻子坐鎮在家?料理家務,真是感謝主。

四、生活的供應

生活上主的供應沒有缺乏,有一節聖經常常在我的心?,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35節:「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麼沒有,他們說沒有」。這節聖經按著字面,有五個「沒有」,雖然有五個「沒有」,實際上是連一個「沒有」都沒有。這節聖經是主耶穌問他們缺少什麼?他們回答說:「沒有」缺乏。四十八年來,我真的沒有缺乏。我和內人結婚時,我告訴她說:我的收入是這樣,我的身份是這樣,在教會?有二件事我不做,我希望你也不做:第一,不認乾親,第二,金錢上不來會,到現在我們仍舊堅守此一原則。因為在主?都是親屬,認乾親會破壞真理,保羅說提摩太是他福音所生的兒子,是真的兒子,意思就是說我們用福音所生的兒子,就是永遠的兒子,我們肉身所生的孩子是暫時的。我的孩子今年四十二歲,現在我已七十七歲,如果我只活到八十歲,三年後我和他的關係就斷了,他也可能在年輕時比我先離世,他和我的關係也就斷了。所以這就是暫時的,看你活多久,對方活多久,決定你們的關係。如果我們在主的?面,把福音傳給他,他就是福音所生的,是永遠的,是永生的。弟兄姊妹,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必須把孩子引導歸主,否則不是真兒女,是假的,真兒女是要用福音生的。感謝主,我的孩子永遠是我的孩子,因為我用福音生了他們,耶穌是他們的主,也是我的主,他們有永生,我也有永生。多年來主沒有虧待我,給我一切所需用的,現在我雖退休,但我仍作工,工作的主一定給我所需要的,四十多年來,我沒有缺乏。有次我去緬甸,由於當地的政經不穩定,傳道人都感到岌岌可危。當時我講一篇道,提到我們當仰望耶和華,祂不會使我們缺乏,因為祂是我們的主,我們是祂的工人,皇帝不差遣餓兵,何況我們的主呢?我告訴他們說,我來此地的來回飛機票及生活費用是自己出的,主不讓我充足而且有餘,我如何能在你們中間來往講道?感謝主,我沒有缺乏,而且有餘,同樣主如何恩待我,主也一樣恩待你們,因為我們是同一個主。所以,我也一樣勸告弟兄姊妺,今天雖然環境不好,但我們的主,還是會供給我們一切的需要,沒有缺乏。

五、主是我的前途

主是我的前途,這是四十八年來的經驗,主的使命,主的託付是我的前途。我奉獻之後,讀到約翰福音第十二章24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令人很受感動。我禱告主說:「主阿!我的地在那??」主說:「我量給你的地界,就是這地」,所以,我以南京東路禮拜堂作我的地。四十八年來我奉獻給主後,就沒有離開,因為那是我的地,主量給我的地界。感謝主,我一直留守教會至今,主也開了我傳道之門,我去過日本、美國、羅馬、法國、泰國、大陸,我一直在工作,我並不是刻意去,而是主派我去我就去。弟兄姊妹,我們只有一心認為主是我的前途,主有前途,我就有前途,我發現許多的教會興起,許多弟兄姊妹就蒙受神的恩典。

六、我服事最好的主

主愛我,祂常常用笑臉對待我,服事主是最快樂的事。我常想那有職員向老板使臉色時,老板還會對他和顏悅色,你今日向老板使臉色,明天可得捲舖蓋走了。然而,我們的主耶穌卻非如此。四十多年來,我多次對主嘟嘴賭氣及許多的不滿意,感謝主,祂總是用笑臉對待我,這樣的主是如何的好呀!所以,我所服事的主,是天下最好的主,我現在服事祂,我永遠服事祂,因為祂是最好的主。

蒙恩五十年的經歷讓我充滿感恩,我的主也是你的主,祂怎樣對待我,也照樣的對待你,並且加倍的恩待你。弟兄姊妺們,儘管信靠祂、依賴祂,主必覆庇你、帶領你走前面的路,願神祝福你們,阿們!

星期四, 6月 29, 2006

門徒 - 葡萄一生

一八四八年,當義大利從奧地利手中取回失去之版圖的前夕,一群垂死的受傷戰俘,環臥在醫院?聆聽義大利的著名福音使者,雨果伯鍚(Ugo Bassi, 1801-1849)講述葡萄一生的故事。那一篇富有歷史性動人的講章,後來被金漢彌爾敦夫人(Mrs. Hamilton King)用詩的體裁寫了下來,而流傳於英語的基督徒世界。大約在前面的故事發生以後,整整一百年,據說在上海的一個聚會中,倪柝聲弟兄拿著一疊的紙張對與會的人說:「這一疊的紙張有五兩黃金重!」原來這一疊紙上面所印的,就是剛剛譯成中文的那首英文散文詩:「葡萄一生的故事」。這首詩無疑地是倪柝聲弟兄一生非常恰切的寫照。倪弟兄當初給這首詩的題目取作「門徒」。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一生確曾走在他的主人所走過並留下的路跡上,忠心到死。當他像葡萄一樣,經過無情的酒酢時,他曾問主說:「你手須剌多深,須扎多痛,方能吸出甘甜?」歷史已經證明:他所寫的詩歌就像所傳的信息一樣,使人接觸到像蜜一樣的屬靈精華。為著在歷史上存真,我們採用了倪弟兄所譯的「葡萄一生」原來未經潤飾的初稿作為本詩集的序。此一初稿今日已不多見,其文字雖未經過十分琢磨,然而詩的感覺辦常深入。但願感動倪弟兄寫成這些詩歌的聖靈,加倍的感動我們。阿們!

——陳希曾《曬熟的美果》


門徒——葡萄一生

我們現今思念葡萄樹的生命,我們同是有份的人;我們看見牠的道路不是快樂,也不是安逸。

牠的生長不像野地中的野花,隨地隨意,在此在彼,自由吐華;或向太陽昂仰其可驕傲之葩,蝴蝶繞飛上下,為生存而歡喜,並為自己所有豐姿,自感榮耀,或者生成曲徑迷堂,堆堆錦繡,生成許多款式,生成許多奇形,看見自己生之興旺,自感可樂。

*   *   *

葡萄的花不過非常渺小無華,在牠一生之中,花為最小部份;人幾不能辨識牠竟也曾開花,花未一日開成,即已結成為果。

當牠坐長,牠也不能隨意向天,乃是杆在樁上;牠如伸肢展臂,也是在於架上,受了約束捆綁;牠就如此,從了山岡礫土,吸取牠的養生糧食;立定自己位置;從之得著生命,從之發出萌芽,又樂又青,又是形態佳美無匹,輕盈編織許多蔓鬚,蔥葉花萼。

是的葡萄綠衣秀美,使了全地春時變成可愛;牠仍依然生長更快,靠著牠自己生命的豐裕;直至細苗嫩枝開始盤繞飄浮,在於青藍空中,並嘗其中甘美。

但是他們對牠並不放任;園工清早要來,帶著刈剪,攜著修刀,剝牠淨盡,剝去牠的天真驕傲,和牠四散美穗;割得又深又準,毫不顧惜牠的細嫩,和牠喜樂。

在牠損失痛苦時候,牠不浪費;但是牠反將牠自己更為完全交付給那強行剝牠至空的手。

那些流血的枝,逐漸堅硬成木;那些餘留的穗,也漸成熟為果,更為豐滿寶貴,直至紫盛之日。

*   *   *

但是,牠越長,牠的所有肢枝,所受束縛越多; 當牠果子更圓,周圍更顯心中所有血的顏色,牠就更近牠的生平最大日子——太陽迫其枯乾, 牠葉起首墜落;但是生命仍然流通,不敢失敗,一切都為結果,一切都為成形。

*   *   *

不久葡萄收成,因為日子已熟。牠因所負甚重,致牠無枝不沉,這是牠心長期努力——琢磨來的。

現今牠的結果已是十全十美,自然,牠可為牠工作稍為喜樂。

但,呀,此時,有手預備即要摘除葡萄樹的寶藏;此時,有腳預備即要踐踏牠們,聚集在於酒酢;直到血紅的酒有如長江大河,源源而流,直全地充滿喜樂。

但葡萄樹站著,剝光而且淒涼,已經給了一切;現今牠的黑暗時候即到,也無誰人向牠償還。

牠努力所給人的安樂和榮耀;而且,現今最無憐惜,各種痛苦,各種損失,件件加增,樣樣堆積,看牠時日衰減,青春已不再流。

現今將牠再割,直至只餘禿幹;剝奪損傷,只餘一個無葉之梗,孤獨在那將來又長又黑日中。

然而全冬之中,牠酒卻賜喜樂給那本在寒冷中間憂鬱的人;但葡萄樹卻在外面經歷冰霜;在這一切之後,只餘這點恩典。牠是堅定忍受一切,又孤又長,直過全冬—次年牠又起首吐花;不因所受磨難,而有埋怨不平,不因所失豐富,而欲減少貢獻,面向犧牲,依然含笑,依然放綠,有如從來末遇毫釐損失,冤枉,所觸盡是高天清氣,大地甘露;牠就開始再來盡牠的責任。

*   *   *

現今我當何言?需否我在這?詳闡此生功課?或只再綴數言?

葡萄樹從牠的肢枝流血流酒,牠是否因捨了自己,而變更窮?

世上醉人,人間浪者從牠而飲,他們是否,多享恩賜,因而更富?

估量生命,是以所失,不以所得;不視飲酒多少,乃視傾酒多少;因為愛的力量乃在愛的捨棄;誰苦受得最多,最有可以給人。

——金漢彌爾敦夫人(Mrs. Hamilton King)著倪柝聲譯

復興教會的秘訣 - 宋尚節

【讀經】:王上十八16~46。

  復興教會的秘訣,是看教會有沒有靈火與靈雨,奮興會之後,多人狂熱如火;但是,靈?卻乾渴,尚未得有滋潤的靈雨澆灌。我到福州開奮興會五次了,每次皆見靈火降臨你們中間;本屆乃第六次了;盼望這次不但從天降火,而且從天降雨,這是本次開會的目的。
  第十六節至十九節:當亞哈王時,國有大災,因為耶洗別乃異邦人,迷惑亞哈去拜巴力。當時耶洗別創設先知學校,栽培許多偽先知;所以有拜巴力的偽先知四百五十人,拜亞舍拉的先知有四百人,共計八百五十人。他們訓練全國人為先知;神只訓練以利亞等為先知,那時俄巴底把一百個先知藏在洞內,恐怕被亞哈王殺戮。以利亞具有絕大勇氣,侃侃往見亞哈,當時三年苦旱無雨,農產品絕收;以利亞不為國家求雨,因為耶洗別等拜巴力遭神重譴。從此可知教會倘若沒有聖靈,就會枯乾;要復興教會,必先得有靈雨。

  怎樣會得靈雨呢?因為當時有真偽兩種先知,假先知有八百五十人,真先知只有俄巴底所藏匿的一百人和以利亞等;俄巴底一面靠亞哈,一面又敬拜神;只剩下以利亞一人,具大無畏的決心,證明神為真神,巴力為假神,誠為難能可貴者。以利亞對亞哈說:「你建造祭壇,盡你方法,求你的巴力降火,我亦設壇,求我的神,從天降火,試看誰能降火,就是誰的神為真神。」


  第廿、廿一節:亞哈會集各處代表,一同上了迦密山顛,那邊有偽先知八百五十人,這邊只有以利亞一人,以利亞對他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我們常不能辨別真偽的神,模糊不清,今天拜神,明天拜偶像,心懷兩意,沒有定見。我們很多地方聚會,會友的態度,都跟領袖轉移,不能自己主決;不論那一種的聚會,都去參加。今天開奮興會時,女會友們攜兒挈女,踴躍到會;會畢如再有另開的什麼會,也一起赴會,這個會好,那個會也好;不察是非,不辨真偽,自己毫無把握,隨人而作浮沉,不勝可憐!

  第廿二節至廿四節:以利亞不說上帝為真,或巴力為假,只求各人的神,誰能由天降火,即是真神。我曾到南洋,看見有一禮拜堂,題額為真耶穌會,再走一個禮拜堂,題名為真真耶穌會,不知誰為真誰為假。但以利亞不說我為真,你為假;只說誰能降火,即為真的。教會領袖若傳真道,聖靈即降臨,教會就變為活的;若傳假道,聖靈不降臨,會友為死的;真假由此可以鑑別出來。

  第廿五節:以利亞叫他們先選一隻牛犢,預備好了,就求告他們的神,卻不要點火。「柴」與「牛」乃代表傳道人所傳的材料;偽先知拜巴力可代表現今有人不傳主十字架真道,偏傳什麼犧牲、服務、社交等等。但是最要者,乃是火,有了火,就能發熱,沒有火,就是天天查經祈禱,天天見證傳道,也勞而無功了。

  第廿六節:拜巴力的先知,拼命的自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阿!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

  現今什麼農村改造啦,家庭歸主啦,五年運動啦,五光十色,燦然雜陳;但是結果呢?有的吃飯打架;有的開會打盹;開始開會,有一百多人;繼則剩五十餘人;最後不過三十餘人;會尚未閉,人已先回。唉!任你如何作為,結果總是沒有火降,沒有效果,你拼命運動,他卻不動,將奈之何?因為天不降火,犢不焚燒,所獻之牲乃是生的,豈能被神接納為活祭呢?

  第廿七節:到了正午,以利亞嬉笑他們,說:「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現時教會,果然有犧牲了,果然用刀用槍自割自刺;費了很多錢,開什麼研究會啦、討論會啦、靈修會啦,五年運動不夠,還要再加上四年運動;甚至犧牲、服務至於滿身流血;結局仍是毫無火味,毫無火氣,還是冷冰冰的,死殭殭的,雖拼命到死,還是勞而無功。

  第廿九節:從午後直到獻晚祭的時候,是他們最後的決勝,他們狂呼亂叫,沒有應允的,也沒有理會的。教會雖然有什麼鼓吹啦、發起啦、提倡啦、運動啦、組織啦,倘若天不降火,任你賣盡氣力,耗盡精神,總是隔靴搔癢,毫無關係,那麼怎樣才有辦法呢?

  第卅節:以利亞重修已破壞的舊壇。以利亞第一步的方法,就是重築新壇;這壇可預表耶穌的十字架,保羅說:「我斷不以別的為誇口,只誇我主耶穌的十字架。」

  第卅一節:他照以色列支派的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重築新壇,那石頭可預指先知的預言,和舊約所預表救主流血贖罪的妙能,用這樣的石頭去築壇,是有根有基的。從前衛斯理約翰傳悔改、重生、成聖、流血、聖靈的要道,他所傳的道理,是用石頭建立的。可憐!現今教會,不傳那有根基的十字架的老舊道理,偏要去傳那嶄新神學,叫人墜入五里霧中,多麼可嘆!

  第卅二節:在壇的四圍挖溝,可容榖種二細亞。挖溝可指挖出我們的罪惡,把我們心中一切罪惡挖出來,讓生命的活水(聖靈)流入,然後才能高舉十字架,仰望耶穌為我們信德始終的主。那活水在我們心中,成為泉源,並湧到永生,這是以利亞第一步傳道的方法-悔改重生。

  第卅三節:又在壇上排好了柴,把牛犢切成塊子,放在柴上......。我們傳道以十字架為根基,把所有講道的料材,都安頓在十字架之上,除了祂以外,並無別的根基;並且我們傳道的人,應當如同牛犢那樣,順服謙卑,站在十字架上,作為活祭的犧牲,切成塊子,完全奉獻。我們並不是變為兇惡的老虎,站在十字架之旁;乃是作順服的牛犢,安在十字架之上;這樣的奉獻,才有效益。這是以利亞傳道第二步的方法-犧牲自己。

  第卅四、卅五節:以利亞叫他們第一次把水四桶,倒在燔祭和柴上,這可指悔改;又倒第二次,這可指重生;又倒第三次,可指聖潔水流至壇的四周,溝?也滿了水;有悔改,有重生,又有聖潔了,那活水就在我們心中直湧出來。

  第卅六、卅七節:求你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以利亞祈禱,是要使人知道神的作為,就是由天降火,燒那祭物。我們的老脾氣、老驕傲,亦必須求神火燒燬,以致激發熱心了。
  第卅八、卅九節:於是火由天降,燒盡所有的祭物,化為煙灰,蒙主悅納,眾民這時才拜服說:「耶和華是神!」

  第四十節:以利亞拿住巴力的先知,在基順溪邊殺掉了他們。以利亞之行為,似為過激,太為殘忍,可為我們的鑑戒。許多教友既然參加奮興會之後,激動如火如荼的熱心,為主作見證;但是沒有得自上頭來的靈雨,澆灌滋潤,恐怕還是過激而失敗了。如同每次開奮興會,蒙恩決志,為主見證的人,出發佈道,開始有千餘人,以後只剩下四五百人,再後數十人而已;最後就銷聲匿跡,不見一人了;或只有口唱:「感謝讚美!」「哈利路亞榮耀歸主!」就完了,豈不是讓人大大痛心的事嗎?是以這次奮興會,不只希望由天降火,還須切求由天降雨;因為如火的熱心,若不加上如霖雨的恩典,恐怕那狂熱的會友,就可能排斥教會領袖了;品評那個傳道奄奄待斃;罵那個牧師暮氣沉沉;反對別的教會,不屬靈乃屬世的;會友熱心固然是好,倘若把他的熱心去反對,那就是大鑄其錯了。

  第四十一至四十四節:奮興會後還要求雨;火熱的氣,因熱上升,到了天空,成為雲,雲遂成雨;雲的目的,不是為己,乃是要成甘霖,以振興萬物;雲乃從海?上來,不是到海?去。我們奮興後的熱氣,應該「昇化」為小雲,集合小雲,昇化為甘雨。第一次至第六次,未見有雲從海上來,直至第七次,僕人才見有一片小雲,大不過如人手,但是集合小雲,能昇化為大雨,使三年的久旱,得逢甘霖,如此之快?一片小雲,大不過如人手,算得什麼呢?結果沛然大雨,人民額手稱慶,喜形於色。我們有時組織一個小小團體,算不得什麼,但是若得靈恩,必能為主擴充國度。

  第四十五、四十六節:霎時之間,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我們不但奮興,還要得聖靈恩典的充滿,為主作見證,盼望每個人,都由熱而成雲,由小雲而變大雨;這是奮興教會最大的秘訣。

  去年剛好這時,我本縣教會領袖,要我返鄉去開會;因為教會在那?很軟弱;禮拜日只有幾個教友。我在永春地方領會,他們派人來找我,我對他們說:「你們要我返鄉工作,必須先祈禱,使每個領袖都能謙卑接受,才有辦法。」他們應允我的話,回去了。果然,到開會日期,有三四千人聚集,會開八日,有二千人蒙恩得救,組織五百隊佈道團;每個禮拜堂座為之滿,每個教友都能為主作證。不過幾個月,加增三千人入教,聖靈的恩賜有偌大的功效,怎叫人不開口讚美呢?

  希望每個人都能作雨,並且有分別的靈,能辨誰為真假,以致所傳的道,真能叫人悔改、重生、成聖,而且更得靈雨澆灌,收成百倍。

星期三, 6月 14, 2006

起初的愛 - 俞成華

 讀經:(雅歌一章一至八節,七節的「牧羊」或作「餧養」「歇臥」或作「安息」。)

  司可福在他的《司可福參考聖經》裡,講到雅歌的時候所說的話,是我們該在沒有講之先,所當注意的。他說:讀雅歌,如果沒有屬靈的心思,就全本聖經,沒有一本書比這本更難看的;好像是不能看的。是看不懂的。另一面,如果用屬靈的眼光來看,如果是站在主的裡面來看,如果真是愛主,追求主,與主要有更親密的交通,就沒有一本書,能彀叫我們享受,比這一本書享受得更多。如果我們的心,真是愛主的,這一本雅歌,就要成為我們最歡喜,最快樂,最甜蜜的一本書了。所以這一本書,是為著與主有交通的人寫的,是為著追求與主親密的的人而寫的。

  在這裡,我們再要注意二件事:第一、我們必須除去肉體,不能以肉體的眼光來看;因為這一本書,特別用了一件東西,就是用男女間的愛,來表明主與聖徒中間的愛。所以我說,我們必須拒絕肉體。(實在說來,我們的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都已經釘在十字架上了,讚美主!)所以每一個弟兄姊妹,在這裡聽這些話的時候,就該站在復活的地位上,在新造的一方面來聽。這件事,是我們該先擺好的。第二件事,就是我們必須真有一個心來尋求與主有更深的交通,更親密的交通。有了這樣的一個心,你才能彀看見這裡面的寶貝。所以弟兄姊妹們,這二件事,我要先好好的放在你的面前。讓我再說,先是拒絕自己的肉體,再是有一個心來與主交通,然後纔能彀好好的讀這一本書。願意主在這裡,賜恩給我們,叫我們看的時候,不會有肉體的活動,和撒但的攻擊,但願主祝福我們!

  這裡說:「所羅門的歌,是歌中的雅歌。」或可譯作「這是歌中的歌,是所羅門的。」我們看列王記上,四章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所羅門曾寫過箴言三千句,也曾寫過一千零五首歌。這雅歌就是一千零五首中的一首。這雅歌,不止是一千零五首歌中的一首,並且是特出的一首。是最好的,是最美麗的,最寶貝的,是他的傑作。所以在英文的譯本裡,是說歌中的歌。意思是說;凡是歌,就沒有一首歌,能比得上它。在歌中,它是超頂的一首,我們知道,主耶穌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或說祂是王中之王,主中之主。這就是表明說,主的權柄,是超過一切的;主的能力,是強過一切的。誰都趕不上祂。所以雅歌告訴我們說:「這是歌中的歌。」就是說,如果把全世界的歌,放在一起,它是特別好的那首。它是歌中之歌,所以它是一首不能再好的一首歌了。

  這一本雅歌,是誰寫的呢?我們知道,是所羅門寫的。當我們想到所羅門的時候,我們就頂自然的,想到神所給他的聰明和智慧。他是一位特別有聰明才智的人。他所寫的詩歌,必定是頂好的,他的描寫,他的表情,必定是最美麗,最文雅的。假若是一個愚笨沒有學問的人寫一首歌,就不免是鄙俗粗魯的,若這是所羅門所寫的,所羅門是從古到今,沒有一人能像他那樣的聰明和才智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這樣一位聰明絕頂的所羅門,你想,只要是他寫的歌,已經是彀好的了,何況是歌中的歌呢?

  弟兄姊妹們,在這裡,讓我補上幾句話。請你們注意,這一本書,所說的愛,雖然是二個人中間的愛:一個是所羅門,一個是書拉密女。我們該記著,按靈意來講,這是表明基督,和教會間的愛。意思就是說:所羅門是代表基督,書拉密女,是代表教會。如果說得更準確,更個人的話,她(書拉密女)是代表一個,或一班極愛主的基督人。這樣的看法,就不會錯。

  這一本書裡面,所特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與主的聯合和交通。如果我們領會了這一個,就我們對於看雅歌,就不難了;也就知道雅歌是說到一個最愛主的人,怎樣在主的面前,追求與主聯合,與主交通;怎樣一步一步的被主帶領,受主的對付,享受主的同在。

願意主今天帶領我們,追求一直與祂聯合,與祂交通,像馬丹蓋恩,勞倫斯,一類的人一樣,他們與主是特別有交通的人,在主面前,是特別美麗,也是主所特別愛的,那些人的生命,才像雅歌裡所說的交通,真是純潔,而且專一。

  第二節是說到女的那一種羨慕的光景。她說:「願祂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在這裡,她有一個盼望,盼望說,主!願意你來親近我,用你的口,來親我。親嘴是最親密的交通。在這裡她的心好像只有一個祂,一直羨慕,要與祂親近。她不說是誰,沒有名字,只說一個「祂」。好像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你把我的那一個祂挪到那裡去了?不說名字,她只記得一個祂。好像全世界,只有一個祂。全世界除了祂之外,就沒有誰。若沒有這一個祂,世界好像是空白似的。她願意與祂有一個最親密的交通。交通親密到了二個人連在一起了。起先有一個裡面的羨慕,羨慕著有一個最親密的交通,就是親嘴的交通。究竟這是什麼種的親嘴呢?這一個親嘴,不是浪子回家時的親嘴,這是表明赦免,是父愛兒子的表示。父親不顧兒子的污穢,兒子的骯髒,卻用親嘴來蓋過他。(Covered with kisses)這裡的親嘴,不是這一種。這也不是猶大假冒的親嘴,這是最詭詐最惡毒的。因為外面是親嘴,裡面是賣耶穌。這裡乃是像大衛與約拿單那樣的親嘴,是因二心相契,到白熱化時的一種表示。所以這是信主之後,愛主愛到一個地步,非個人與主有最親密的聯合與交通,是不能過去了,才有這一種的表示。哦!願意主親近我,與我親嘴,向我個人表示祂的愛。我渴慕這個,我要這個,─這親嘴的交通。─親嘴這一件事,是最個人的。有一位弟兄說,你不能在同時,親二個人的嘴,所以這是最親密的交通。

  為著什麼緣故她纔如此呢?因為這一個書拉密女,懂得一件事:「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她懂得主的愛。哦!她懂得,她懂得主的愛。比酒更美。什麼是酒呢?弟兄姊妹們,也許都知道,酒是能使人快樂的,是能使人興奮的。酒就是世界所有能使你快樂的東西,能使你興奮的東西,就是世界所能彀給你享受的東西。也許你有一個人,能使你快樂,使你興奮,叫你去愛他;也許你有一件事情,能使你快樂,使你興奮,叫你得著享受;或者你有一件寶貝的東西,叫你得快樂,得興奮,吸引你去愛它。換一句話說:凡世界所能給你快樂與興奮的一切,都是酒。這裡她說:「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世界所能給我們的東西,無論是人也好,是事情也好,是東西也好,所有的一切,如果拿來與你的愛比一比,就比不上;一比較的時候,就要看見你的愛,比酒更美,比酒更好。弟兄姊妹們,什麼時候是我們能將二件東西,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呢?不是二件東西差得太遠的時候,乃是二件東西差不多的時候,才能比較。不然比例是不能開的。所以我覺得在這裡,書拉密女,用比較來說出主的愛,是不得已的說法,是沒有辦法的一種說法。(若不然,就書拉密女,對於主的愛的認識,還是幼稚的。)其實主的愛,與世界的東西,是不能比較的。相差太遠,不能開比例的。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說法,因為我們的習慣,如果沒有比較,就看不出二件東西的好歹。沒有黑,就顯不出白來。沒有遠,就顯不出近來。必須拿二件東西,比較一下,才能分高低上下,纔知道什麼是好是歹。所以這女子的辦法,也只好以酒來比主的愛。一比較的時候,就知道主的愛比酒更美,比酒更好。其實說起來,主愛的長,闊,高,深,是遠超過一切,任何的東西,都沒有資格和祂來比較。因為祂的愛,是永遠的愛,是愛仇敵的愛,是不死的愛,是比死更強的愛,寧可自己死,而要救別人的愛。哦!祂就是愛,這一個愛,是不能比較的。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能和祂比較的,也是沒法比較的,可是這裡沒法子,只得比較一下,「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弟兄姊妹們,你們有沒有注意這裡的二個小字呢?第一句是說願祂用口與我親嘴,第二句是說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起先是說祂後來是說你,難道祂和你是指著二個人嗎?哦!這是經歷,是交通的經歷。在起初的時候,好像主離她遠得很,心裡盼望祂來親近她,所以她就禱告。但禱告一發出去的時候,她的禱告立刻得著答應。主的同在,立刻向她顯現。所以不再說祂他,乃是你了。哦!祂變作你了!起初好像主遠在天上,現在覺得主在她裡面了。當說祂的時候,還不覺主的同在,但到說你的時候,就已經有同在了。所以起頭是說祂,後來就說你,感謝讚美神,主在我們裡面,再近也不可能了。

  下面說「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什麼是膏油,什麼是香膏呢?也許你們都知道,聖靈就是膏油。膏油是預表聖靈的。在這裡,我們要注意一下,這膏油與香膏二個字。膏油在原文是多數(Ointments))香膏是單數的,(Ointment)這裡有一點講究,我們知道主耶穌是受膏者,是被聖靈所膏的。所以祂是主,是基督。祂在母腹裡的時候,已被聖靈充滿,神榮耀的靈,是常在祂裡面的。祂是裡外都有聖靈的。按聖靈的功用來說多數是可以用的。請看以賽亞十一章二,三節「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在這裡,一位聖靈,有各種的表現:有智慧的靈,聰明的靈,謀略的靈,能力的靈,知識的靈,和敬畏耶和華的靈,分開來是這麼多。總稱是一個─耶和華的靈。這就是諸膏油。(Ointments)聖靈是一位,不錯,但是按著功用說,就不止一種,祂的諸膏油馨香,是因為祂充滿了各樣功用的聖靈。所以在主的身上,各樣功用都有。祂一生行事,都是隨著靈的引導。祂所有說話,行事,工作,都是聖靈的表顯。所以我們從福音書裡看見祂的言行真是滿了膏油,能治人的傷;祂心所存的,充滿了愛。所以祂不肯拿起石頭來,打死犯姦淫的婦人。祂口裡所說,滿了恩典,所以一說出來,就是恩言。祂所行的,都是善事,所以祂能問說:你們是為那一件善事拿石頭打我呢?主耶穌所有的存心,所說的話,所行的事,都是由於聖靈,所以祂的膏油馨香,凡出乎祂的沒有一樣不是馨香的。

  底下說:「祂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名是什麼呢?名是代表一個人的自己。主因著聖靈,生活出來的生活,是馨香的。但是祂的自己更香,倒出來的香膏,比在瓶子裡的更香。你記得,在伯大尼有人請耶穌吃飯的時候,馬利亞把玉瓶打碎,香膏倒出來,抹在主的身上。那屋子就充滿了香氣。如果玉瓶不打碎,香氣就不出來。噯!我們聽見了那一個書拉密女的話,我們就知道主耶穌必須經過十字架。哦!怎樣能彀叫香膏倒出來呢?玉瓶必須打碎。玉瓶若不打碎,香膏永遠不出來。哦!什麼比十字架上的傾倒更香甜呢!祂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並且死在十字架上,祂獻上自己,將命傾倒出來。祂那一個瓶(身體),祂那一個寶貴的玉瓶,已經為著我們的緣故,打碎了,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傾倒出祂的生命,真給我們看見,祂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何等的馨香!你聞到麼?但是弟兄姊妹們,今天我們是與主走一條道路的人,今天如果我們的生命,不被打碎,在我們裡面的香膏,也不能發出來,不能給人聞見的。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纔能彀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主耶穌已經被打碎,今天我們也必須有一個絕對的奉獻,好讓神來打碎。但願我們一點不保留的奉獻,好讓香膏倒出來。我們知道,凡是得救的人,沒有一個不聞過這一個香氣的。如果沒有聞,就你還沒有得救,還沒有信。你聞到了,所以你信了,所以你得救了。祂把玉瓶打碎,香膏倒出來,祂捨去了生命,叫我們得著生命,這在蒙恩人的身上,是何等的馨香呢?感謝神,祂是倒出來的香膏。

  因為這一個緣故,「所以眾童女都愛你。」你們知道誰是童女呢?林後十一章告訴我們說:我把你們像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每一個信主的人,都是童女。都獻給基督。基督是我們的丈夫。怎樣才像童女呢?請你記得,童女是沒有沾染世界的污穢的。是一心一意愛主的人。不能一面愛主,一面又愛世界,因為童女只有一位未婚夫,就是拿撒勒人耶穌。今天我們每一個的情形怎樣呢?按地位來說,我們個個都是童女。但是在經歷上說,是不是傾向世界,另有所愛慕呢?如果另有愛慕,就不配稱作童女,也不像童女。童女是在基督之外,沒有所愛慕的。除祂之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祂之外,在地上也沒有所愛慕的。弟兄姊妹們,我們本來是童女,但願主保守我們,不失去童女的性質。這裡是說,眾童女都愛你,所以反過來說,惟獨像童女那樣的人,纔能彀愛主。噯!許多人已經失去童女的性質了。她們的心,不知道已經放到那裡去了,一點也不愛主,一點也不盼望主來,一點也不親近主,與主交通,也不羨慕主,今天有許多基督人的心裡,已經把主放在一邊了。已經不愛主,已經失去了童女的性質。但願主憐憫我們。

  我們往下看:「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她在這裡求主吸引她,她繼續說你,不是祂,所以主一直和她同在了。但是她還覺得不能快跑跟隨祂。所以要求主吸引。「跟隨你」,或作「追隨你」,意思就是緊緊的追隨主,一點不放鬆的追隨主。但是憑著自己不能追隨,所以需要主的吸引。你在這裡看見二件事:一面,你看見主是有吸引的能力的。另一面,你看見我們是軟弱的,並且軟弱到了一個地步,連親近主也不能。人若不看見自己的軟弱,也就不需要主的能力。如果你沒有認識你是軟弱到一個地步,就是要跟隨主都是無能的,你就不會作這一個禱告。感謝神,我們的主有吸力,像吸鐵石一樣,能彀把我們吸過去。我們都知道,為什麼吸鐵石能吸鐵呢?因為在它裡面有吸鐵的能力。今天有這麼多的弟兄姊妹聚集在這裡,是怎麼一回事呢?你們怎麼會跑來的呢?啊!是主的吸引力。主說:「我若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今天是主吸引我們來,因祂是有能力的。感謝神,我們是軟弱如水的,但祂有能力,像地心的吸力一般,把一切的東西,都吸住了。讚美主!祂吸引我們,我們就能快跑跟隨祂。什麼叫作跟隨呢?祂往前走,你向後退嗎?不。祂往前,你也往前。祂到東,你也到東。祂到那裡,你也跟到那裡。這是跟隨。什麼叫作快跑跟隨呢?如果祂走得快,你走得慢,不久就不能看見祂,也就不能跟隨祂。快跑,是緊緊的追上祂,差不多要踏著祂的腳跟。所以快跑就是竭力的追求跟著祂。一步都不脫的跟隨祂。弟兄姊妹們,今天你跟隨主,是什麼種的光景呢?許多人,跟隨主,好像彼得一樣,遠遠的跟著祂。這不是書拉密女的跟隨,也不是眾童女的跟隨。聖經告訴我們說:「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感謝主,這快跑的力量,不是我們的,是出乎主的,但願我們學習認識我們的軟弱。

  弟兄姊妹們,在這裡又有二個小字,你們注意過沒有?這裡說:「願你吸引我。」被吸引的是我。快跑跟隨的是誰呢?是我嗎?不,是我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希奇不希奇,被吸引的是一人,而快跑跟隨的是多人。真的,這是事實。如果有一個人,特別蒙主的祝福,被主所吸引,就跟隨主的人,不止他一個,必定有一班人。一班人,要因著這一人蒙祝福。哦!吸引的是一個,跟隨的有一班人,吸引的是我,跟隨的是我們。但願主興起特別愛主的人來,好叫多人得著祝福。

  下面說什麼?「王帶我進入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王帶女到什麼地方呢?到內室去。或者說,隱密處,臥房,睡覺的地方,密室,不公開之處,私下的地方。王帶她進入祂的內室。我問你:你會不會帶領一個面無相識的人,進你的臥房去呢?不會,是不是?如果你帶領一個,進入你的內室,向祂顯明你的秘密,必定對祂有相當的交情,相當的認識,必定不能隨便。這裡並不是說帶領眾童女進她的內室,乃是「我」一個人,換一句話說,是特別與主有交通的那一個。是特別愛主的人,王纔把她帶進內室去,內室的經歷,是奧秘的經歷。在內室你要得著前所未有的經歷。這內室的經歷,不是任何人都能得著的,必須與主有深切的認識,主纔能帶領進去。所以這不是每一個基督人的經歷,乃是特別愛主一班人的經歷。

  這裡說:「王帶她進了內室。」許多的時候,我們想到天上去,到第三層天去,到樂園去,得著保羅所得的啟示。豈知這不是你自己能去的,因為這是王的內室。是最森嚴的地方。若不是祂帶你,你就不能進去。若是祂看你可以到那裡去的時候,祂就帶你進去。是祂看為可以將祂的奧秘啟示你的時候,是祂看為能將神的計劃告訴你的時候,是祂看為能把神的旨意顯明給你看的時候,纔好把你帶進去。所以是「我帶你」,不是你跑進去的。在這裡,並不是因為你的定意,你的奔跑,乃是因為祂的憐憫,祂的恩典。王帶誰進去,誰就能進去。不是每一個人,是一個人,不是眾童女,乃是書拉密女。  這裡並沒有說所羅門把她帶進去,也沒有說是她的良人把她帶進去;在這裡,是說王把她帶進去。什麼是王呢?王是掌權的,有權柄的。她現在所看見的是王,不是良人。這叫我們看見她是服權柄的。她有一個絕對順服的生活。她服在祂的權柄之下。如果我們還沒完全奉獻,還沒有絕對順服,王內室的經歷,秘密的啟示,就不能得著。如果祂在你的身上是王,是有無上的權柄的。祂纔能彀將別人所不知道的奧秘啟示你。弟兄姊妹們,今天主耶穌在你的身上怎樣呢?是不是能絕對掌權管理你呢?還是你自己在那裡掌權呢?祂若不在你身上作王,你就不要盼望進祂的內室。若要得著內室的啟示,你自己就得下寶座。她稱祂作王,不稱良人,所以奉獻的生活,是在情愛生活之前的。必須先有完全奉獻的生活,然後纔有甜蜜情愛的生活。進入內室,是愛情生活的起頭。

  「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歡喜快樂在英文譯作(Glad and rejoice)就是快樂與喜樂的意思。有一位弟兄說,世界所能給我們的是快樂,世界不能給我們喜樂。意思就是世界所能給我們的,是一時的,不能長久的;是外面的,不是裡面的;無論你玩多好的山水,赴多熱鬧的宴會,有各樣的娛樂與享受。這些快樂,都好像早露曇花,一忽兒就過去了。惟獨出於神的喜樂,永遠不能過去。所以主耶穌說:「你們喝這裡的水,還要再渴。惟獨喝我所賜給你的水,就永遠不渴。因為要在你裡面成為泉源。」這裡眾童女和書拉密女不止有外面的快樂,也有裡面永遠的喜樂。這喜樂,和快樂是那裡來的呢?「是因你。」所以基督人所有的享受,不能在基督之外。我們享受的來源,都是由於祂,都是在基督裡。在這裡我們又看見被帶進內室的只一人,享受快樂和喜樂的是一班人,感謝主,這是事實。

  「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起先是說到你的愛情,比酒更美;現在是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美酒。起先是述說愛情多美,現在是告訴我們愛情該得著怎樣的稱讚。先是說愛情的本己多美,現在是說牠該得多少的讚美。世人所稱讚的是美酒。但基督人所稱讚的,是主的愛情。主的愛,是勝過一切的美酒的。世上所有一切的快樂,都不能和主的愛相比。所以主的愛,該受稱讚。─勝似美酒的稱讚。書拉密女和眾童女,因為心裡知道了主愛的甜美,所以口裡就要發出讚美聲音來。心被主的愛所激勵,口就不得不發出讚美來。

  「她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或者說「她們在正直裡愛你。」「她們」大概是指眾童女,她們愛你的愛,是正直的,是對的,這樣的愛,是出乎一個清潔的心,無偽的信心,無虧的良心。換一句話說,眾童女向主所發的愛情,是正當的。

  下面是說到她自己的光景,和工作的情形。第五節:「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這是書拉密女對眾童女所說的話。她說:「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她把她自己的光景說出來,她說出二種的光景出來;一面她說她是黑的,另一面她說她是秀美的。黑是一種不美麗的顏色。人都是喜歡白的,沒有人喜歡黑的。人只有用白的粉搽臉,沒有人用黑的粉搽臉的,所以黑是一種不美麗的顏色。她說我是黑的,是難看的,但是在另一面,我卻是秀美的,美麗的。如果你們在亞當裡看我,我是黑的像黑炭一樣。我是污穢的,充滿了罪惡和不義。但是若在基督裡看我,是秀美的,我是全然美麗像基督一樣。因為基督是我的生命。所以請你們千萬不要在亞當裡看我,要在基督裡看我,基督的生命在我裡面顯出來的時候,就什麼都是美麗的。

  下面二句是形容她的黑,與她的秀美究竟到了如何程度。「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什麼是基達的帳棚呢?基達人,是以實瑪利的子孫。他們是遊牧為業,過帳棚的生活的。他們的帳棚,是用黑羊皮製的。是黑的,一點也不好看,好像我們穿的黑羊皮袍子一樣,完全是黑的。這就是說,她在亞當裡一種污穢犯罪的情形。但是在基督裡,她卻像所羅門的幔子。所羅門的幔子究竟怎樣呢?我們知道牠是細麻布織成的。上面繡著藍色,紫色,朱紅色的線。什麼是細麻布?細麻布是聖徒因聖靈而有的義。(啟十九章八節)基督自己也成了我們的義。(林前一章三十節)我們是穿上基督的,是非常的美麗的,所繡上的,有藍色,屬天的;紫色,作王的;紅色,十字架流血的根基。哦!在我們身上,有十字架的工作,有各種屬天的情形,並有作王的生命。我們知道幔子是在聖殿裡的,所以這是在神面前的美麗,這就是在基督裡的光景。

  下面說:「不要因日頭把我曬黑了,就輕看我。」「曬」字是「看」字,「輕」字沒有,只有「看」。所以可譯作:「因為日頭把我看見了,因我是黑的,不要看我。」她怎樣知道自己是黑的呢?因為太陽光照了她。光一照,黑就顯出來。什麼時候我們看見自己的污穢罪惡呢?是神用光來照我們的時候。在光之下,罪就要顯明出來。她是經歷過內室啟示的人,所以對於己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她已經看見在她的裡面,沒有一點是好的,都是黑的。這裡的日光,不止是照,並且也是對付。受神的對付。許多出於神的光照或啟示,就是對付。當我們一天 過一天,在神的光中,得神的光照越多,也就認識自己越清楚。受神的對付越多,你就要發現你從來沒有看見過的罪,從來所不知道的黑。如果這一間房子,沒有光,就桌子椅子都看不見。若有最強的光,就是頂小的針,也要看見。光的用處,是顯明。顯明的結果,是看見自己的黑。既然是黑的,就說是黑的,並不遮掩。但不願意別人注意她在亞當裡的東西,所以說不要看我。

  下面就說到關於工作的事了:「我同母的弟兄向我發怒,他們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她先得了主特別的啟示,就是內室裡面的啟示。後來她就認識自己是什麼種的光景。現在她才看見她工作的不對。她作工是因著人的吩咐。她作工沒有奉主的差遣。是她同母的弟兄向她發怒,使她作的。葡萄園是弟兄要她管的。不是神命她管的。誰是同母的弟兄呢?加拉太書說「我們的母親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意思就是說,我們是蒙恩作神的兒女的,如同以撒一樣,是因著應許作神的兒女的。神的兒女,當然是我的弟兄。向我發怒,對我不客氣,要我做我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要我看守他們的葡萄園。這裡的葡萄園,是多數的。底下的葡萄園,是單數的。所以在這裡不得不稍微提一提教會的道理。什麼是多數的葡萄園呢?就是人意的組織,不是按著神的心意而設立的。那些組織,有的是屬保羅的,有的是屬彼得的,有的是屬亞波羅的,各色各樣的宗派,不下有一千三百多個。他們有特別的信條,(就是在全部聖經之外之信條,)有特別的交通,(就是不能包括中外古今所有的一切得救的人,)還有特別的名稱(就是主名之外之名)。有那麼多的葡萄園,書拉密女,是一個真心愛主的人,也曾看守過這些。她不是沒有自己的葡萄園。真正的教會,是單個的,雖然可以因著地方而分作千萬的聚會所,而交通卻只有一個。但是她沒有看守她自己的那一個。她聽從人的吩咐,過於神的差遣。她現在才知道她所站的教會的地位錯了。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的,所以她的心發出底下的呼求:

  「我心所愛的阿,求你告訴我,你在何處牧羊,晌午在何處使羊歇臥,我何必在你同伴的羊群旁邊,好像蒙著臉的人呢?」她要找主在那?,要知道主親手所牧放的羊在那?,她知道她工作的虛空,曉得現在所站的地位不對。因此,她就有一個呼求,羨慕看到主自己工作的場所。願意看見主自己牧養的群羊,所以她說:「我心所愛的阿」「愛」是動詞。你是我心所愛的,求你自己來指示我,告訴我一件事,就是你自己牧羊的地方在那?。你所在的地方我要去,你所站的地位我要站。我現在不過在你同伴的旁邊。雖然是同伴,但不是你自己。雖然不敵擋你的就是你的朋友,但是站在你同伴的旁邊,總覺得害羞。所以我要知道你牧羊的地方。牧羊該譯做餵養。「晌午在何處,使羊歇臥?」「歇臥,」或做「安息。」這一個安息,是一個完全的安息。聖經說:「義人的道路,像黎明太陽,越照越亮,直到正午。」正午是最光明的,是光最完全的時候。所以晌午的安息,是完全的安息。也惟獨主自己所帶領的羊群,纔能得著完全的安息。從前所注重的,是工作。現在所尋求的,是餵養和安息。先是工作的問題。現在是生命長進的問題。她已經看見從前工作的空虛,她知道生命的餵養,是比工作更緊要的。所以現在的追求是餵養和安息了。究竟我們得著了完全的安息嗎?一件事是事實。凡在基督之外,另有所追求的。就不能得完全的安息,完全的安息,是絕對在基督?的。

  她說:「我何必在你們同伴的羊群旁邊好像蒙著臉的人呢?」這女已經被主吸引到了一個地步,覺得在主同伴(不是仇敵)的羊群旁,也覺得羞恥,蒙臉是一種害羞的表示。你記得利百加遠遠看見以撒在路上來迎接她的時候,她就將帕子蒙著臉。「蒙臉」還可譯作「飄泊」,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她雖然站在主友人的羊群旁邊,但好像一個飄流無定,流離失所的人,她沒有安息,她必須找到主自己的所在。

  下面是主的回答,告訴她如何纔能找到主的所在。「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隨羊群的腳蹤去,把你的山羊羔牧人帳棚的旁邊。」「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這是主回答的話。噯,弟兄姊妹們,我們真要感謝讚美主!書拉密女豈不是怕人看她嗎?怕人看見她的黑。但是這裡主怎麼說呢?是說你這女子中極醜陋的嗎?哦!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主沒有看見基達的帳棚,主只看見所羅門的幔子。是極美麗的,誰是女子中極美麗的呢?充滿基督生命的人,纔是主所看為極美麗的,讚美主!祂沒有在亞當?看我們,祂在基督?看我們。

  「你若不知道,」你是該知道的,你為什麼不知道呢?好像有點怪她。如果你真的不知道,現在有辦法,你只要跟隨羊群的腳蹤去好了。哦!羊群所走的道路,是有腳蹤的,是有影跡的。感謝主!因為主曾為我們留下祂的腳蹤。就是在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一節:「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主是帶領羊的好牧人。他在前頭走,羊在後頭跟。主的腳跟到那?,羊的腳蹤也到那?。彼得特別告訴我們,主是受過苦的。所以如果我們跟隨羊群的腳蹤去,那一條路就必定是十字架的道路,損失的道路,倒楣的道路,喫虧的道路。主走過這條路,跟著祂的羊群也走過。你若要跟祂,就必定是這一條路,但是這路是窄的.找到的的人也少。雖然少,但有辦法找,只要跟著羊群的腳蹤去好了。那末誰是跟主的羊呢?彼得是跟過主的羊,保羅也跟過主,馬丁路德,戴德生,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你去看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生活,你就能認識他們的腳蹤,也就知道這就是主的腳蹤。弟兄姊妹們,你找到了沒?感謝神,羊群是有腳蹤的。雖然這是一條流汗,流淚,流血的道路,可是結果就是榮耀和寶座,請你不要灰心!

  「把你的山羊羔,牧放在牧人帳棚的旁邊。」主是牧長,是大牧人,在主之下,受主的分派的,有許多的小牧者。每一個小牧人,也牧養著一班的山羊羔。這女子是小牧人中之一,也有一群山羊羔。現在可以將你的山羊羔放在牧人帳棚的旁邊。就是你在那麼多的牧人中間,也有你的一個位置。也可以一同餵養的小羊,就是比她更幼稚的信徒。所以在這麼多的帳棚旁邊,,也可以有你的帳棚。帳棚的生活,是帶著寄居的性質的。所以在這?,我們不過是客旅。她一面追求走十字架的道路,一面過寄居的生活,同時還該看顧她手下的山羊羔。願神祝福祂的話。

 

星期二, 6月 06, 2006

讀 經 漫 談 - 李淵如




自信主直到今日,匆匆的八年了。波浪式的靈程,不能說沒有走過,但對於讀經,則無間於寒暑。這似乎是良好的習慣,而我的經歷,卻是生命的關係。喜閱書是我的素性,但我的書桌上,常常有天然的淘汰,就是我愛看的書,自然的挪開了,我愛讀的聖經,偶爾不在,就非找來放在我眼前不可。有時旅行在外,行李可委之於人,任其代拿代搬,聖經則非自己拿著不可,因為想萬一失去了行李,好在我手中還有聖經。

  由少讀而多讀,由多讀而少讀,這樣變化有多少次,這是因為聽了人說多讀就多讀,人說少讀就少讀。少讀多讀,都曾得益處,都曾感難處。近兩年來,在經歷中,明白至少每日當有一次像慕勒先生每日用祈禱默思的工夫去讀經。─廣西梧州宣道書局有先養心靈論的小冊,就是翻譯慕勒先生每日讀經法。福建福音書局的復興報第八冊,也譯了這一段事─只是還未能像莫勒那樣的祈禱默思!近來又覺悟了,該當如何的努力呢?

  不學無術的我,在聖經上毫無根柢的我,對於聖經,頗有求知的心。起頭兩年,每逢字面不懂的,喜歡問人,人一說就信。後來發生了疑點,因為偶然遇到幾處,似乎與某人所解的不合;某人與某人所解,又彼此各異,我到底依從何說呢?那時我心裡還有一個可笑的問題,就是「聖經是聖靈默示人寫的;某某,又都是有聖靈的,為什麼幾方面不協和呢?」後來,我明白這問題的答案,有一位信徒也是這樣向我說,就是:「聖靈不能將解經的恩賜,只賜給一人。也不敢說,只有一個人的解說,是絲毫沒有錯誤的。若有錯誤,是發生在人這一方面,不是由於聖靈。」從此我也定了主意:(1)不輕易地以人言為憑,總要用經上的話去對照他。那一天發現一節可以攻破那理由的,那斷案就不能成立。(2)果然是理由充足了,我自己尚未經歷時,我還要謹慎些必須釋然於心始可。縱然各方面解得好,我還未了解,只好當它是懸案(這不是說不信聖經上的話)(3)對於幾個不同的解釋,都是引聖經為憑的,我查考那一個理由,近乎我的經歷,也是我能明瞭的,我就列在我的研究中,我不表決我是信那一個。(4)不是抱定了自己的斷案,去在聖經裡找證據,乃是要查聖經各卷所表顯的自然的斷語。(5)當敬重名人的解釋,然而亦當慎查名人的解釋。因為名人之名,可以左右人心,萬一名人有一點的偏解,我也就隨之偏解了。教會之分宗派,這未必不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聖經中的家譜與年錄,我讀時總有非常的興趣。在一個暑假內,差不多的時間,是用在讀家譜與年錄上了。我不是要學甚麼考據。不過讀到家譜,總叫我因著那樣的記載,愈發生敬畏與尊重的心。讀到年錄,可以解決同是若干年月內的事,而記載不同的緣故;又因同是一時代的人,對主有如此如彼的態度,而得靈性上的教訓。將各處的家譜與年錄綜合以觀,其表面往往有所不同,因這不同所顯出的靈意,真不能不讚美聖靈默示的奇妙!(抄寫之誤不在此例。)

  因為自己要求明白聖經,曾寫信詢某信徒以查經之法?他舉了幾個例示我,但他有更重警勉我的話說:「讀經當是為生命,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他那些查經的舉例,我都忘了─底子也許存在那裡。若得他本人的同意,下期或可發表。─他這警勉的話,卻使我牢牢記住了。所以為我的生命的養育,隨時只求其自然的靈性教益,縱不能解,就不求甚解。因著為別人的益處,還須用心查考,但不是為的有了知識,就可以誇耀。

  當「按著正意,分解真理。」這樣的分解真理,有時自然要指明他們的時期性質,是對誰說,誰當遵守。前一時期的事,可以使後一時期的人得教訓。我從全聖經的各時期,都得教訓,然而我自己所處的時期的教訓,則看其是特別為我的。譬如「主日」,我並不以律法的態度去守,我卻十分甘心樂意的,以此日獻主作特別紀念主之日。出埃及二十章八節的「當記念安息日」,視為守主日的背景,未始不可;若拿它來註釋「守主日」,即是代替「守安息日」,那是把我這作恩典時代兒女的,降回到律法時代作百姓了。多少傳道人本著出埃及二十章八節的話,責備人「不守安息日」,那與使徒行傳十五章一至七節的辯論有什麼分別?新舊約全本聖經我都信,惟這不按正意的分解,我不能信。在這一點上不分清,那麼舊約上的許多條例,到底我當如何呢?

  從許多事實上都可得靈意,惟偏重靈意,即抹煞事實的解經,無論如何,我信不下去。譬如受洗與擘餅,都是有很深的靈意的,然事實又豈可忽略?不然,「藉著洗禮歸入死……」的「藉著」,羅六4「你們應當如此行」,「要如此行」,林前十一章2425節的話,將作何解呢?有的是用形式暗式教訓的,又不能拘於形式而忽略了主要的教訓。例如:約十三章主為門徒洗腳的事,細考上下文,是教訓門徒彼此的謙卑服侍。果然真的有洗腳之必要時,未始不可以洗腳,不過這洗腳,並不是命定的一種儀式。

  雖不必用邏輯學的法子來解經,但聖經之自然的協和,並不背乎此例。用邏輯的法子,有時可以證明解釋者的錯誤,及譯本的不合。例如有的人說:「以諾摩西以利亞等人,是早已復活改變的了;啟示錄十一章之兩傳道人,總是此三人中之二人。」在此當分別此三人是否已如林前十五章所說的改變與復活?若是,按此處所說復活與改變,是不能再死的,啟示錄所說二傳道人是必須被殺的,則當然不是此三人中之二人。除非說此三人的復活與被提,並不是林前十五章所說的方講得過去。又如行傳十五章十七節「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一句,成寄歸先生告訴我,「就是」二字,當譯作「以及」。用邏輯的法子來試驗,這話是不錯的。餘剩的人,是指猶太人的,─以賽亞書極多如此的說法─不是指外邦人的。譯「以及」二字,是猶太人同外邦人,譯「就是」二字,豈非說:「猶太人就是外邦麼?」

  每一段聖經,自然在本段裡有它的正解,須注意上下文。然有許多的地方,須比較他處,方能得正確的解釋。只講那一段,固然是有條理,參以他處,就大謬而特謬了。今年復活節時,某神學教授講復活的道理,題目是「三天」。分段是:「第一天被釘,第二天埋葬,第三天復活。」本來只按著「第三日復活」這句話去解,不能肯定說是埋葬了三日三夜以後的第三天。但一參考太十二章四十節,「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的話,就可證其必是埋葬三日三夜以後的第三天了。教會每年總在禮拜五紀念主的受難,豈非亦是因錯解了這第三天呢?我們不能隨著遺傳的錯誤去強解聖經,總應當按聖經實在的表示,更正教會的謬誤才是。

  讀經是應當在聖經的範圍裡默思而推理的。並非是要恃自己的腦想,推出些新穎的解釋來,乃是將自己獻給神,讓聖靈來啟發我的理性。不如此,不是泛無所得,就是易為遺傳的解說所誤。例如馬太二章的博士拜主,我總是聽人說是在伯利恆。有一天我給一個人問呆了,因她要我說出憑據與理由來。後來她仔細的解釋,我方才恍然大悟。有一次高師竹牧師問我路加十六章財主和拉撒路故事,到底要緊的教訓是甚麼?我也給他問呆了。他說:「多少人講這段故事,總說財主因為不憐憫人,所以在陰間受苦。但按亞伯拉罕所說,他是在生前享過福。他若是一個慳吝不仁的富人,人又怎麼把拉撒路放在財主的門口呢?可見以財主不肯作好事而下陰間為正意的解說,是靠不住的。」我想因不默思而錯解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呢。

  除了原本以外,英文本的聖經,並不可以為藍本。不過通英文,在文法上,文字上都比中文本要清楚些。參考英文的書籍,雖然不明白原文,然可以因英文的引註而明瞭。類如創世記一章的「造」,有「創造」「修造」的分別;馬太十六章所說的「磐石」,有指彼得和基督的分別;彼後一章的「私意」,不是指著人的私意,乃是指預言的本身而言。(以它的代名詞,是中性名詞。)這些,若不是因著英文,或原文,很不容易明瞭的。不明瞭,就要發生許多難解或強解。我是不懂英文的,所以我必須參考人的著作,並請教懂英文的人。感謝神!許多信徒,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只憑著英文或西國信徒的口述,我不敢盡言都信。聖靈的恩賜,不是厚於西人而薄於華人的。有時候西國信徒一種淺近的強解,有許多我信不下去呢。

  互有關係的經文,其解釋一發現衝突,必有一方面可以斷定它是錯了。例如:林前三章十三至十五節,明說信徒工程的審判。結果有得賞與不得賞的分別,沒有得救與不得救的分別。那麼馬太二十五章十四至三十節的與僕人算賬,是算工作的賬,末一節的解釋,按林前三章的理,是一種使之慚愧的懲罰而已,若說是滅亡,就是自相矛盾了。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星期五, 6月 02, 2006

尼希米記概要 - 達秘原著 江守道譯

第一章

尼希米記不用詳細解說: 但是它的含意卻非常深刻。在神用忍耐恩慈對待祂所揀選之耶路撒冷的歷史上,它成了一個重要的關鍵。

在以斯拉記裡,我們已經見到聖殿的重建,及律法的重立在百姓中間。他們再一次離絕外邦人,將自己分別出來歸向神。

在尼希米記內,我們看見耶路撒冷的城牆重新修造起來,同時所謂的民政,也在外邦的控制下,得以恢復。

第二章

因著恩典,信心,豎起了祭壇,外邦人絕對無份,除非自願前來敬拜;然而在城市重修之時,外邦所設立的省長卻站在顯要地位,神摸著外邦人的心,叫他們恩待祂的百姓。我們看見尼希米的心怎樣被百姓的苦難深深感動,這是神的恩典的寶貴標記。使尼希米有這種感覺的神;也同時傾向王的心,允准他為百姓和耶路撒冷所求的一切好處。我們也看見在尼希米裡面有一顆心,一直是向著神的,從神支取力量,勝過最大攔阻。

尼希米為百姓求好處,並不在一個顯赫的時代,好像祗須一絲信心,就會激發肉體的能力,攙入它的光芒。這是一個要求堅忍的時候,這種堅忍不拔是從一分關心神的百姓而產生的.因為知道他們的確是神的子民;為這緣故,雖然受到藐視,乍看工作也極渺小,其實仍不失為神的工作,猶能百折不回,完成目的;雖在敵人仇視反對之下,同伴的心又發生搖動,依舊再接再厲。毫不喪膽,專心工作,挫折敵人所有陰謀,避免一切陷阱;神實在眷顧凡信靠祂的人。

尼希米還有一點美麗的品德,即他雖居於高位,心裡熟悉工作詳情,而且十分關懷百姓,要他們走正直的道路。

在這種忠誠表演中間,我們仍能察見外邦勢力控制了整個局面。尼希米的回來,甚至他的行動,都受這種勢力的影響,在此不只看見有信心的行為,同時還有一個保護的權力。(比較拉八章廿二節及尼二章七至九節)雖然如此,以色列人還能小心離絕一切非猶太的東西。(三章廿節,七章六十五節,九章二節,十章卅節,十三章一、三、廿九、卅節。)

第三至第六章

這裡歷史所給我們的第一個功課,就是當神有所舉動的時候,一切有關的人物都充滿信心。耶路撒冷荒涼已久,現在猶太人樂意建造。重重艱困使猶太人灰心,然而堅忍不拔的心志也因此激發。真實的信心常帶著這種堅忍的態度;外面的情形無論怎樣微弱,信心認清這是神的工作,所以全力以赴。尼希米的活力感動了百姓的心,他們準備一面作工,一面爭戰。信心在人心裡印證神和祂的百姓是聯結的。這個成了忠誠的根源。

讓我們這樣說,當日子艱難的時候,信心實在並不顯在偉大的成效上,而顯在愛慕神的工作,縱使那工作十分微小。信心也顯於堅忍不拔的心志。無論光景怎樣軟弱,艱難如何眾多,仍能奮鬥到底;因為信心所注意的,乃是神的城池和神的工作,這些從來不因環境的殊異而變更價值。

第七章

神祝福了尼希米的忠信和勞苦,城牆重新環繞著耶路撒冷。這件事雖遠不如神的壇保衛神的城那樣動情,因為那是見證神的同在及百姓的信心,但仍不失為神的信實和恩慈的確據。雖則神在外表上重新建立他們,神卻沒有收回祂向著百姓和城邑所宣告的審判。重修城牆的,乃是外邦君王所設立的省長,修造的目的,在於百姓的安全。凡心裡正直的人必須如此承認。修牆的工作終告完成。(九章卅七節)神仍舊施福於他們。尼希米再一次數點百姓,按照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計算,因為已經隔了相當長久的日子。百姓重新分配,住在自己的城裡。

第八章

律法恢復了它的權威。這固然是因著以斯拉和尼希米的緣故,但亦是因著百姓自己的請求,因為神已經預備好他們的心。到了七月初一日,神使他們聚集在一起,百姓縱然迷惘無知,這日子實在就是神的吹角節。百姓在月朔聚集,表明恩典再度出現,雲霧無論怎樣掩蔽它微弱的光芒,新月究竟已經現出。百姓的心被律法書上的話所打動,他們都哭了,但是尼希米和以斯拉吩咐他們要歡樂,因為這日是聖日。這些神人的話是不錯的,神既已復興祂的百姓,他們理當喜樂感謝。

次日,他們繼續查考聖書,見律法上寫著,以色列人應當在同月十五日守節。當教會受神管教,回到神面前的時候,往往重新記起長久遺忘的命令。隨著這些命令的遵守,跟進了所應許的祝福。自從約書亞的日子,百姓沒有遵行律法書上這些命令。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功課。百姓大大喜樂,守住棚節。(附註:住棚節乃是慶祝他們經過曠野,得到安息和應許之地。搭棚表示他們曾為客旅,居住帳棚內。)這件事表明神怎樣眷愛歸回的百姓。不錯,這不過是局部歸回,而且不久重被厚雲遮蔽。(甚至它所帶入的惟一希望,亦因棄絕彌賽亞而完全消逝,彌賽亞應當為王。)但它的含意卻甚是深長。這是恩典的初熟果子,遙指將來的恢復,那時以色列的心要歸向基督,他們要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他們的喜樂是真誠無偽的,可是一切未臻完善。第十天所象徵的,未獲應驗,因以色列尚未同那個贖罪的死發生關係。他們的歡樂雖甚適宜,惜如曇花一現而已。

第九、十章

在廿四日,百姓聚集自卑在神面前,並與一切外邦人離絕。他們從應許亞伯拉罕的福份開始,數算述說神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同時也承認他們怎樣多次不順服,得罪了神。他們顯出真心誠意的悔改,毫不掩飾他們的光景。(九章卅六、卅七節)決意遵守律法(第十章),離絕一切當地的人,忠心執行神殿裡所該有的一切事奉。

這裡給我們看見,他們所站的特殊立場。他們追念神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承認百姓是憑著這應許進入迦南的,後來卻多次跌倒,他們一面承認神的良善寬容了他們,一面又將自己重新放在律法之下。他們的目光不能超脫一個有條件摩西式的恢復,他們的喜樂或是盼望並不根據於彌賽亞或新約。他們現在是而且繼續是伏在外邦的轄制下。

這是以色列的光景,直到彌賽亞在神的慈悲中臨到他們中間。彌賽亞能把他們從這種情形裡拯救出來,將他們聚集在祂的翅膀底下;祇是他們不願意。

第十一章

尼希米記將這種光景和盤托出。乃是王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一定的糧;有一個猶太人輔助王,辦理百姓的事。(十一章廿三、廿四節)

第十二、三章

我們已經看見,歡樂是百姓所當得的分。這種喜樂乃是因認識神而有的,因為神保守了百姓,又祝福了他們。但是百姓中的官長立刻復萌故態,背叛了神。尼希米不在的時候,從前收藏供物的屋子竟給多比雅居住;多比雅乃神百姓的世仇,為人十分狡猾,然而在行奉獻耶路撒冷城牆之禮的時候,因著百姓的歡樂和尼希米的忠信,他們被帶回神的話語;以色列再一次與一切閑雜人絕交,多比雅的家具都從殿內為他預備的屋裡拋出來。安息日的條例重新實施。凡娶了外邦女子為妻的,他們的兒女說話,一半是外邦的話,一半是猶大的話,這些人都被咒詛,受申斥,經管教。百姓重新得到潔淨,各種班次都按照律法所規定的重予設立,作者就在這個主要的概念中結束了他的記載。

以上所述,給我們知道本書的大原則。

這裡還要加上幾點:

尼希米記將以色列人,或者更準確的說,將猶太人放在一種特殊的情形中,他們在那裡守住這個地位,直到彌賽亞降臨。他們一面離絕列邦,忠心遵守律法,但是已經喪失神百姓古有的權利;另一面他們雖在外邦轄制之下,仍能將神的物歸給神,可惜已經失去他們從前在殿內所享受之神的同在。最後,他們必須將該撒的物歸給該撒。當立約的使者,就是那位能潔淨聖殿恢復榮耀的神子降臨之時,他們竟然不接待祂。因此繼續留在壓制之下,自食厭棄彌賽亞的惡果。這就是他們的光景

尼希米記的重要性就是在此。尼希米用信心來把握那些關乎神的政治的應許,例如在利未記廿六章所記載的。可惜他的信心不能更進一步(參閱第一章)。這個信心誠然帶進祝福,成神的旨意;但終究將以色列撇在原處,我們不見那句寶貴的話語「祂的慈愛永遠長存。」尼希米的信心不夠高昇超脫,他自己是外邦的僕人,他處處承認他們。那種高超的信心卻是與祭壇和聖殿聯結的;在彼耶和華乃是一切,外邦人毫無地位,無非仇敵而己。(拉三、四章)

猶太人的光景雖因神施恩的手給他們即時的祝福而大大改善,但尼希米記並無豫言的前途,它缺少信心的指望。(附註:人若沒有信心,內心又遠離神,缺乏恩典,他們在律法上的精確不過造成狹窄心地和假冒為善。因為拘謹並非就是正直。)猶太人仍舊是羅阿米,並非我民。坐在基路伯中間的神沒有和他們同在,也不能與他們同在,因為神已轉移寶座到外邦中間。我所說的,乃是祂在殿裡的同在,這殿是祂榮耀的居所。他們被放在祝福和責任底下,等候彌賽亞降臨,來試驗萬事,結果發現一所空屋,打掃乾淨,修飾好了,污鬼已經離去,裡面依然空閒。污鬼要回來,另帶比自己更惡的鬼來。基督既被棄絕,這可憐的百姓將要接待敵基督。然而這事要等到基督降臨之後,纔顯明出來。

在尼希米記裡,百姓被置於祝福中,撒迦利亞和哈該的預言,乃與所羅巴伯的工作發生聯系,與尼希米的工作並不相連。他們指向那個單純的信心,豎起祭壇作祝福平安的根源。那裡(亞一章十六節)耶和華能說祂已回到耶路撒冷,仍舊施下憐憫,但是要在「顯出榮耀之後」,祂纔來住在那裡(二章八至十三章)豫言中間用祝福來激勵他們,應許他們基督要來,且在未來的日子耶和華的同在要向他們顯現。第八章把兩件事併提,鼓勵百姓行走正直的道路;然而那裡的話也夠清楚的指示我們,事情的發生要等到時代的末了。基督被棄絕(十一章)造成將要臨到他們的審判,同時更奇妙地造成恩典的作為,就是憑藉這位被棄絕之彌賽亞的能力,挽救百姓從罪惡的毀滅中出來。

瑪拉基發言在後,他指明並申斥那些蒙福局部恢復後所侵入的罪惡,同時也宣告耶和華將在審判中降臨。

此外還要補充一點,即無論在撒迦利亞書內或哈該書內,主沒有稱百姓為我的子民,雖曾預言將來在末後的日子,當基督建立祂榮耀的時候,百姓要被稱為神的子民,但在何西阿書上所宣佈的審判卻從未收回,你找不到一句話來反駁這點。

總之,尼希米記給我們看見,猶太人雖在表面上得到局部的恢復,然而無神的寶座,也無大衛的寶座,他們等待彌賽亞顯現,來尋找恩典的義果。簡而言之,他們的恢復,使彌賽亞能向他們顯現,百姓暫被帶回聖地,歸向了神,但他們仍在外邦政權之下。

星期三, 5月 31, 2006

先知的職事(三) - 可能失去的聲音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原文作聲音),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應了先知的豫言。」(徒十三27)


  這節聖經所包含的歷史相當廣泛,但它直接所指的,乃是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倘若真從那些熟悉的知識得益,他們就不會把基督釘在十字架上。多少年來,每逢安息日,他們都聽見誦讀眾先知的書,然而由於他們至終不領會所聽見的,以致他們的所行所為,全然與先知的話相背;然而因著神主宰的管理,卻應驗了眾先知所傳說的。


  這誠然是一個嚴肅的警戒,說出一個極為可怕的可能性--一件事情雖然經過再三重覆聽聞,卻仍不認識它的意義,以致行事與自己的利益相背,原該使自己得建立的,竟因而自毀。
  關鍵乃在於漏失了眾先知的聲音,或對其意義未能領會,結果往往給相關的人帶來禍患。「眾先知的聲音」;這話說出在先知所說的事物之外,尚有言外之音。我們可能只聽見了響聲,只聽見了一些話語,卻沒有聽見那在所說事物之外的聲音。這就是這節聖經的意思。一週又一週,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人朗誦眾先知的書,那些聽見眾先知書上話語的人,並沒有聽見那聲音。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先知的「聲音」。


  你若將行傳十三章整個讀過,你就能看出這一小段話乃是前後文的關鍵。這章聖經一開頭,就標明了一個新的發展。在安提阿教會中有幾個人,其中包括掃羅,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那是一個新的開展,一項新的行動,一個影響深遠,關係重大的事。但是就在本章?面,又記載著另一危機,這個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當眾人聚集的時候,猶太人因著拒絕聽從神的話,就鼓動了一次騷亂。使徒們這樣宣告說:「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徒十三46)他們又引先知的話作為他們的根據:「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賽四十九6)這是教會歷史上的新紀元,猶太人以整體而論,被擺在一邊,外邦人卻被承認並帶進,原因正在於猶太人不明白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沒有聽見先知的聲音。


  許多重大的事全繫在聽見先知聲音的這件事上。漏失了先知的聲音,往往導致無可挽救的損失。從行傳十三章那時起,關於以色列人的一些重大的事,相繼在以後的世紀?發生。我此時無意論到關乎猶太人的豫言,我所著重的是,從一方面來說,聽不見先知的聲音不是一件小事;而另一方面,你看見外邦人歡喜了。聖經說:「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因此從這兩方面來說,倘有能聽之耳,卻未聽見當聞之聲,實在是一件大事。同樣,留意傾聽也是一件大事。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叫我們注意這事。


    新約中舊約時的眾先知

  現在我們要再進一層來看「眾先知的聲音」這件事。在新約聖經中眾先知,佔有很大的地位,這是一件含有重要意義的事實。你曾否注意那地位有多大?福音書中曾多次引述大先知的話說:「這要應驗先知所說的。」這樣的話常在福音書中出現。單以主的降生而論,就有好幾次引用大先知的話。到了行傳和書信,你所遇見的大多是小先知的話(所謂小先知並非因為他們不重要,只因記載他們所豫言的書比較短)。新約聖經?如此廣泛的題到小先知們,引用他們的豫言達五十次以上。這是一件具有非凡意義,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先知具有異象

  從那廣泛的意義?可以找出兩個因素;一個是關乎先知本身的。何以先知在新約聖經?有這麼重大的地位?當然這問題的答案又牽涉到另一問題:究竟先知們是指怎樣的一班人?先知是有所看見的人,他們是「先見」(撒上九9),因著他們看見,所以成了神子民的眼目。他們是有異象的人;因此他們在新約中的重大地位,正說明了這個世代中屬靈的異象,對神子民那無比的重要性。第二個因素就是異象的本身。關乎異象是甚麼,以後將要題起。目前我感覺主所最關切的,乃是前一個因素所表明的--屬靈的異象是神子民成全他們職責的首要條件,這是極其重要的。簡單說,異象決定職責,沒有異象就無職責之成全可言。


    異象賦予人生目的

  首先我們要來看異象的地位--切勿以為我們所說的異象是一些幻想的事。我們所說的異象是一件特殊的事,是「那」異象,是聖經曾清楚說起的。先知所論說的,不是一些抽象的觀念,乃是非常確定的事,他們知道所論說的是甚麼。異象是一件很確定的事,是主所關切的;在那些有異象的人身上,異象成了支配他們的力量。他們被清楚、明確、特殊的異象所抓住,所管理並支配,以至他們活著的目的,全在於那異象。異象使他們置身於一個境地,他們知道為甚麼存在,活著為甚麼,也能說出活著的目的,那異象正是他們生活的標準和範圍。他們和他們生活中的各方面,全都是為著那異象,也受著那異象的平衡。那異象是支配著一切的目的。他們不像一般人,因為活在地上所以作許多事,經歷這個或那個,在他們生活中有地位的每一件事,都與那明確、特定、清楚、支配著一切的目的相關連。這一種異象,才賦予人生存的意義。


  以色列人的歷史正是這真理的說明。當以色列人處在正確的地位上時,他們的情形就是這樣,每個人都集中於一個目的。我再說,所有作神子民眼目的先知,他們向神子民指明神在他們身上的思想和目的和他們的天職,以及他們生存的意義--這些成為那異象具體表現的眾先知,全數被帶到新約的時代和教會中,含義就是說,如果教會要成全神的付託,她也必須如此。教會應該是有所「看見」的,她受著一個特殊的目的和異象的支配,她確知她存在的意義,對此她從不懷疑,為此她將一切放棄,並使人生中一切事務都為此效力。我們的態度必須如此,我們生活在這世界無法不做這個做那個,為謀生而有日常的操作,然而這一切都受著一件事的支配,就是神聖的異象。一切事都必須為著那神聖的目的。


  這就是先知在這時代佔有如此重大地位的第一個含意。我們無法從聖經中一一加以論證,倘若從新約聖經來看所引用的先知的話,他們如何被應用於教會生活的各方面,那是一件很有益處的事,會給人很深刻的印象。


    異象是結合的因素

  先知是以這種方式管理那時代的,以色列人的結合力和能力全在「那」異象,當異象清楚明晰的擺在他們眼前時,當他們的眼睛被開啟能看見時,當他們和神的旨意一致,受神呼召他們的目的控制時,他們就成為一,是被異象結合為一的。他們的眼睛單一,正如馬太福音六章二十二節所說:「你的眼睛若瞭亮(原文作單一)」,這話含義之豐是遠超過我們所領會的。單一的眼光使整個生活和行為都一致,它會使你所有的行為都聯合起來。如果你只有一個意念,每一件事都必為著那意念。這自然不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雖然在「這」件事上是快樂的。那些在困惑中的人,正如我們所說心神不寧的人,他們除了一件事以外,再不知道別的,他們常是令人不好受的一班人。然而神的子民如果行在正確;就是神聖的路上,他們就必眼目單一,意念單一,只有單一的眼目方能使所有的功能調和。


  在以色列人中這種情形為時甚少,那時他們是一班奇妙合一的百姓。另一面,你也能看出,當異象消退或失去的時候,他們就分散,各自為政,各有懷抱,互相爭執不休;正應驗神的話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原文作分散)」(箴廿九18)以色列人的光景正是這樣。試以以利的日子為例,那時沒有開啟的異象。以色列人分裂成為一班四散的百姓!那種情景曾多次發生。異象在神子民中是團結與結合的能力,使他們因為成為一體而堅固。他們的能力就在於他們的一致,無人能以對抗,試看以色列人過約但河後,進攻耶利哥一役!他們乘勝力前,所向披靡!當眾民只有一個目的時,無人能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他們的能力是在於他們的合一,而他們的合一是在於他們的異象。當仇敵試著毀壞或混亂神子民中之異象的時候,他知道他所作的是甚麼,他乃是要分裂神的百姓。


    異象是防衛的能力

  異象具有何等防衛的力量!當神的子民只有一個目的時,仇敵就無機可乘。如果我們各人注意各人的利益,仇敵就獲機濫施破壞。當我們在神聖的目標上彼此一致時,仇敵就毫無機會。所以仇敵為了要成功牠攔阻神旨意的詭計,牠必須設法先作分裂、離異、拆散的工作。當異象清楚明亮,眾人專心於異象如同一人時,那些想要乘虛而入,專司破壞的自憐與利己的思想等等光景,便無機可乘。異象是極堅固的防衛力量。使徒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 (原文作靈)?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11)摩非將「靈?火熱」譯為「保守在靈的熾熱中。」專心致志,只有一個目的,具有奇妙的保護力量。當神的子民在這種情形之下,一切漏洞破口就都堵住,並且擋住各種足以使人迷惑和癱瘓的侵犯與打擊。


    異象促進堅定與增長

  異象之於先知如同烈焰。我們必須從這一點來認識先知,因為先知是一班如同火焰的人,在他們身上沒有模稜兩可,他們是一班積極進取的人,從來不知消極。這是異象的果效。如果你真看見了主所要得著的,你就不能作一個三心兩意的人,也就不會消極。在一個看見的人身上,你會發現他有一種積極的人生。相反的,在一個沒有看見或者看得不確定、不清楚的人身上,你所遇見的乃是一種模稜兩可、消極、無所謂的人生。先知們所以像火焰,因為他們看見了。當以色列人活在神聖的呼召?時,他們就積極向前,忠誠進取。然而一旦異象消退,他們就停滯不前,回顧自己,繞行曠野,毫無進展。


  這一種積極性與進取性乃是看見的結果,為主提供了祂所需要的立場,使祂能給我們正常的訓練和管教。這並非說從此我們不會再犯錯。你能從新約聖經中看出(盼望不以這樣說為異端),甚至像保羅那樣一個經過十字架的人,還會有錯誤。彼得曾被主大大使用,厲害管教,但他還會錯誤。是的,使徒們會錯,先知們也會錯。「以利亞阿,你在這?作甚麼?」(王上十九9)這話的意思就是你不該在這?。不錯,使徒們和先知們都會錯,他們也的確犯錯。然而由於他們是有所看見的人,他們又絕對為著所看見主的心意活著,因此即使在他們的錯誤中,主還能臨到他們,主宰管理他們,更多將祂自己和祂的法則教導他們。


  這一點在那些不確定的人身上是從來沒有的。那些不確定的人,無所謂的人,向神不絕對的人,他們從未受主的教導。那些將自己交給主,照著主所給的亮光和指引,有所撇棄而向前的人,從一方面來說,他們也會有錯誤,他們的錯誤往往是因著他們的熱心而有的,然而那些錯誤卻被神主宰的權柄所抓住,並且加以管理。另一方面,他們因著每一次的錯誤,受到主的教導,因而得知祂的思想和法則,以及祂如何做事與不做。倘若我們在一種不確定的情形下等待,想要等到一切都知道後再作,我們永遠不會有學習。


  那些向神心?火熱,從主那?真有所看見,且被他們的看見緊緊握住的人,才是一班有所學習的人。主在教導他們,主不容讓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毀壞他們。祂的主宰管理了一切,至終他們能說:「我曾犯了一些厲害的錯誤,主卻奇妙的掌握了那些錯誤,且使它轉為我的益處。」這樣,異象使我們全人都積極起來,並且受它的支配,因而給主地位來看顧我們,連我們落在錯誤中時主亦看顧,因為我們與祂的利益有關。而我們的心所關懷的也是祂的利益,不是我們的利益,使徒和先知們常常很奇妙的在他們的錯誤中學習認識主。因為那些錯誤不是由於他們固執己意,乃是由於他們熱切的為著神,和神所指示的祂的旨意。


    異象使神子民地位超越

  以色列民的超越地位也在於異象。神召他們作祂超越的子民,超過地上的眾民,在列國中成為屬靈管理的器皿。主曾應許沒有一國能轄管他們,神的意念是要他們「作首不作尾」(申廿八13)。但這不是說以色列人隨隨便便就可以作首,與他們的情況和地位毫不相干。當他們在清楚團體的異象跟前,一切受異象的管轄和支配,結合成為一個國民時,他們才能作首不作尾,他們才在超越的地位上。


  這又使我們回頭來看眾先知,(特別是以色列後期的先知們),為甚麼要有這些先知?因為以色列失去了他們的地位。因著他們失去了異象,於是亞述、巴比倫及列國在他們之上佔了優勢。在所謂的小先知書?,曾多次題到「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何四6)這是眾先知共同的音調,何以以色列人會落到這種情形?何以他們竟屈居列國之下?是因他們失去了異象,先知來乃是要帶他們回到原有的異象。先知是有異象的人,他們是神子民的眼目。先知呼召百姓回到神所揀選他們的目的,要他們重新看見,神為甚麼在列國中揀選了他們。


    神的兒女都需要異象

  這些話不過著重的說到異象的地位。也許你要問說,甚麼是異象?關於甚麼是異象,以後我們要說它,目前的重點乃是說到異象的必需,異象之於今日的教會--(你我亦然)是絕對必需的。首先我要說明,異象主要是關乎團體的,可能這團體不過是一些遺民,是神子民中的少數--異象雖然主要是關乎團體的,但在個人身上也必須如此。你我必須能說:「我已經看見了,我知道神所要的是甚麼。」


  如果有人問我們,教會何以落到今日這種境地,滿了軟弱和分裂!怎樣才能使教會再恢復從天上來的衝擊力?我們能回答嗎?倘若你說你能,豈不太武斷嗎?然而眾先知知道問題的答案。請記得,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的先知,他們不是一班和人隔離的人,不是一班單獨的人,一班擁有名之為先知職分的人。不,他們是身體上的眼睛,他們就是神心意中的「子民」。你們都知道大祭司所表明的原則,神看見大祭司就是看見全以色列人,祂對待全以色列人,無論是好是壞,都是以大祭司的情況為根據。如果大祭司情形不好,正如撒迦利亞書三章一至五節中所說的:「祂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所說明的就是以色列的情形不好。神對待全以色列人如同一人。


  先知也是這樣,為此先知和神子民的情形與生活是那樣密切的交織在一起。聽聽但以理的禱告;以他個人而言,他沒有過錯,他不像以色列國那樣犯罪,但是在他的禱告中他承擔了這一切,好像這些是他的責任,他像是一個罪魁。這些先知都是活在神的子民中,他們和神子民在情況、經歷以及受苦上完全合一,是不能分割的,他們絕非因著職務對百姓說話,好像他們是百姓之外的一班人,不!他們不單在神的子民中,而且他們「就是」神的子民。


  我的意思是:我們不是從一班被稱為教土、先知或使徒的人得著異象。他們的職責不過是要使我們留意我們在神面前該有的光景,以及何以該有那種光景,並且不斷的激勵我們,提醒我們說:「注意!這就是你們該有的光景。」因此每一個人都該活在先知職事的意義中,教會乃是蒙召作列國的先知。容我重複我的問題--你能否說出教會今日所需要的是甚麼?你能否藉著主在你心中所指示的,說明事物的情形和意義?我知道這事有觸及危險邊緣之慮,然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卻正是在此。在各人身上容有度量之差別,但是或大或小,我們應有開啟今日局面之鑰。神需要這種人--團體和個人。


    異象要求勇氣

  請記得,異象要求超凡的勇氣。哦!請看眾先知的勇氣!就是對抗「策略」與拒絕妥協的勇氣。哦!「策略」與作退一步的想法,其貽害之深和遺留毀壞性影響之巨!「如果我們這麼絕對,我們將失去多少機會?如果我們堅決持守這一個地位,會不會減少我們事奉主的機會?」這是帶進破壞的「策略」。許多人在主前有所看見,並且開始述說他們所看見的,然而當他們在他們所背負的弟兄姊妹中間發現了強烈的反應,他們就退縮,不敢再往前去,深恐發生危險。這就是「策略」。先知從來不知「策略」,那麼我們是否為著所看見的盡心以赴呢?


  異象要求代價,我們也將面臨這問題。希伯來書十一章卅七節說:「......被鋸鋸死。」傳說這?所指的是先知以賽亞,他是被鋸鋸死的。請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全本聖經中沒有一處比這?更高,他就是為傳講這個而被鋸鋸死。他這樣作對麼?是的,直到今天我們仍站在那根基上,我們都因著他準確的見證而蒙福。但是魔鬼卻不喜歡,以賽亞乃被鋸鋸死了。看見異象並毫不折衷的將自己委身於那異象,具有極大的價值,但代價也是非常重大。


  我們暫時停在這?。大家必須去和主辦交涉,對主說:「到底我看見了多少?雖然一週又一週聽見先知講道,雖然我參加了各種聚會和特別聚會,到底我有沒有聽見先知的聲音?我曾經聽過許多信息和講章,我有沒有聽見那聲音?」如果我們聽見了,那影響是深遠的。如果沒有,就在這時候我們該為此到主面前去,不可因循下去,行傳十三章的話是我們的鑑戒!他們雖然聽見了話,卻沒聽見那聲音。哦!如果聽見了,將發生何等大的事!將有何等的價值!

星期二, 5月 16, 2006

先知的職事(二) - 史百克




先知的形成(下)


    信息藉實際經歷組成

  歷世歷代你都能看見這原則,神一直要把執事和職事作到一致的地步。在眾先知身上你能看見這個。主從不躊躇顧惜,祂費盡了心力,有時甚至藉著家庭生活,人生中最密切的關係作工。試想何西阿家庭生活中的悲劇,還有以西結,神忽然使他的妻子去世,卻吩咐他說:「不可悲哀哭泣,也不可流淚,只可歎息,不可出聲,不可辦理喪事;頭上仍勒裹頭巾,腳上仍穿鞋,不可蒙著嘴唇,也不可吃弔喪的食物。」神要先知以西結的怪誕行徑引動百姓發問:「這荒謬的舉動是甚麼意思?」主讓這樣一件心碎的事臨到他,又要他這樣行到底是為甚麼?這是因為以西結是一個先知,他必須成為他信息的具體表現。他的信息是:「以色列是神的妻子,神已失去她,她已向神死,以色列竟不注意,他的生活竟如從未發生事故一樣。」先知必須在經歷?證實他所傳的信息,為此神要將信息作到先知的?面。為著產生職事,神常常在神僕人的身上作極深刻的工,有時甚至令人戰慄。


  神不容許我們僅僅收集一些材料或題目。如果我們是在聖靈的管理之下,祂就能將我們作成先知。這就是說,祂要使我們所傳的信息,是我們?面曾發生過的事。這樣我們所傳說的,乃是我們?面所經歷過的,或者正在經歷之事的發表。神用多年的工夫,藉種種奇特、深刻、厲害的方法,在一些人身上作工;神從不躊躇,祂不惜使用任何一件事來作工。這樣經過神工作的器皿就是信息。人不是來聽你的教訓,他們乃是來看你的所是,看神在你身上所作成的。哦!作為一個先知要付出何等的代價。


  因此摩西被帶到曠野,他天然的生命和觀念受到厲害的拆毀,使他成為無有,為要將職事作到他?面。神這樣作對麼?這關係到將來的源頭問題。啊!此後摩西所承受的壓力是何其大,有時他幾乎頻臨崩潰。在被壓太重的情形之下他已露出裂痕,他說:「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民十一14)他的源頭是甚麼呢?如果他所憑藉的還是從前在埃及時的老源頭,他連一年也不能忍受。他在埃及時,每逢受到人的激動,就起來爭戰。四十年之先,那個小小的壓力使他在道德上和屬靈上都垮了。如今他怎麼對付這些背叛的百姓呢?他能忍受他們到幾時呢?當他置身於可怕的壓力之下,當他飽受反對神完滿心意之洪流的衝擊時,惟有一個曾被神在深處作過工的器皿,才能力挽狂瀾。


  在我們身上也是這樣,壓力也許極大,甚至?面受到很厲害的試探--「放鬆一點吧!折衷一點吧!不必如此絕對。只要稍微放寬一點,你就能得著許多敞開的門。只要放鬆一點,你就能有許多收穫!」在這種試探之下,甚麼是你的拯救呢?惟有神在你?面所有的組織,方能拯救你,那是你?面的一部份,是你所不能丟棄的;那不是別的,就是你的生命。這是惟一的一件事。神知道祂在摩西身上所作的是甚麼。摩西的職事和摩西其人二者必須成為一,是分不開的。那個「人」就是先知的職事。摩西被他的弟兄們所棄絕,他們不要他,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出二14)這是人的一方面。另外還有神的一面,他到曠野四十年是出於神。這必須是出於神。從表面看起來好像是人的作為,事實卻不是如此。這兩件事是並行的,被弟兄們棄絕和神主宰的旨意並行一致。這是惟一的途徑,使神得著機會重建這個人。從他被弟兄們棄絕的那時起,神才開始使他成為先知的實際訓練。


  哦!神主宰的權柄,奇妙的主宰權柄,一段極黑暗的時期,一段深刻、破碎、壓榨、磨煉的時期,使他被倒空,直到一切都完了,再沒有甚麼留下。然而這一切正是神成全先知職事的路。


    神證實的使者

  我想摩西原先很可能是一個嚴謹刻板的人。立下許多律法,就如「你必須作這、作那」等等。他是一個獨裁者,一個暴君。經過了窯匠手中的這些年,他從窯匠的輪上出來,神論他說他是「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神能站在他的一邊。回溯當日,摩西在驕傲、自大、獨斷獨行的靈?起來的時候,神無法站在他的一邊。神不得不讓他得著那個必然的結果。然而當這位謙和超過眾人,受過破碎、謙卑、無己的摩西,因著他的職任被人非議的時候,摩西並末起來為他的地位和他的權利辯護,他只將這件事帶到主面前。他的態度是:「我們讓主來斷定。對個人的地位我毫無保留。如果是主立我作祂的先知,就讓祂來顯明。倘若我不是出乎主的,我願意離開這職任。」這是一種何等不同的靈,主卻奇妙的站在摩西的一邊,並且顯出祂的權能,對於那些反對摩西的人,卻顯為可怕。(參民十二2、十六3)


    先知職事是生命不是教訓

  先知是甚麼?先知的功用是甚麼?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神得著了一個器皿(這器皿可能是個人或團體,就如神願意藉以色列人盡先知職事的功用),神使這器皿經過一段深刻的經歷、毀壞、破碎、失望,使他所有的觀念轉變,不再堅持以往所固執的事物。他們身上有了一種奇妙的柔軟,與肯受改正、受教導的光景。以往那些在客觀上對於神的工作、真理、正統或基要的教訓等等,那種拘泥的堅持與爭執,已被對付和破碎。如今有了一種全新的觀念,對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不再是一套外面的形式,乃是在器皿?面有了神的組織。這樣一個器皿的本身才是職事,並不是用從前所接受的道理來教訓人的就是職事。


  哦!求主救我們脫離這種可怕的境界!這是一種可鄙的境界,用一些教訓、一些講解,標榜所堅持的路線,而使你成名。哦!但願神拯救我們!使我們被帶到「生命」的境地,就是神在我們?面所作成的,且是用我們作成的!祂先壓碎我們,然後在一個新的屬靈的原則上重建我們,這重建的顯明就是職事。你所傳說的不再是教訓,乃是出於神在你身上所作的,是神多年的工作,這工作甚至一直繼續到今天。


  這是先知職事的律,神使受膏的器皿,藉著經歷和真理並駕齊驅。每一點用話語所發表的真理都有過一段歷史。他們曾進入那真理的深處,他們亦蒙了那真理的拯救。那真理是他們的生命,也是他們的一部份,這就是先知職事的性質。


    先知能容忍卻不妥協

  我們再回來看摩西的轉變,在撒母耳身上也有同樣的情形。撒母耳是舊約時代一個極美好、極可愛的人物,聖經稱他為先知。你曾否注意,雖然他的心向著至高神,完滿的思想絕對忠誠,他?面毫無妥協的因素。然而在最初幾個月內,他向掃羅所表明的,是何等的寬容和慈愛!(算起來好像不超過一年,似乎掃羅在掌權的頭一年,的確想有一點好的表現。)然而要記得,掃羅代表人拒絕神在一切事物上掌權--就是神直接的行政。以色列人喜歡有一個王的這件事,正是拒絕耶和華直接管理他們的表明,他們說:「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神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撒上八5~7)


  君王的原則像先知的職事一樣,也是一個神聖的原則。君王在那?乃是表明神掌權。但是以掃羅而言,他遠遜於這一個標準。他的出現表明將神聖的思想拉低到世界的水平:「像列國一樣」--神聖的思想被屬肉體的人掌握,以致被拖到世界的水平上。撒母耳知道這一點,他從心?無法接受這個,為此他向神訴說,他反對這件事,因為他洞悉此事的意義,然而他又是何等忍耐著以愛心對待掃羅!


  我之所以說到這些,因為今天也有同樣的情形存在。神聖的事物操在屬肉體的人手中,被拖到屬地的水準上。聖靈直接的管治被委員會和委員們所取代。在神聖的事物上,人建立了組織,來為神管理。新約聖經中藉著禱告、禁食以明白神心意的途徑不復被人採用。凡是屬靈的、認識神的、明白神心意的人,不能接受這個。但他們必須非常寬容。一個像撒母耳這樣的真先知,在錯誤演變成顯然違背神所賜的亮光之先,必然會盡可能的寬容。主曾藉著撒母耳臨到掃羅,使他清楚明白他當怎樣行,使他確定的知道,神所要的是甚麼,然而他竟不順服。到這時候撒母耳才說:「我不能再容忍這情形!」他是不可寬恕的。「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撒上十五23)當掃羅盡所能的為善時,撒母耳總是容忍以待,這就是愛。


  當然,豫表總有它的缺欠和不完全的地方,但是你從豫表中能看出其中的真理。先知撒母耳對於許多錯誤的事,亦顯出極大的容忍,雖然他的內心亦無法接受這些事。因為他寄望一朝臨到,人若肯順從,那麼局面還能挽回。總之我們對於那些我們所不贊同的事,必須因愛寬容。
  我們的重點是摩西必須學這個功課,他必須被神造作到這樣。當我們學會忍受那些我們所不能同意的情形時,我們才能服事神的旨意,才是真的先知,遠比我們只熱衷於破除舊風氣,一心只想排除那些討厭的事物時,更能滿足主的心意。


  這許多話不過著重的說到一件事,就是先知的職事是一個功用。他的功用乃是叫每一件事都合乎神完滿的思想。並不是客觀的或規條的方式來定一個系統,亦不是你為此去作一些事,乃是當神把祂要你為祂站住的事作到你?面,藉著經歷和祂的對付向你啟示了,你才能為神有真實的作為。一路之上神帶你過來,這是你所知道的。這並不是說,你成就了甚麼事,不如說在這過程?,你被破碎了。到了這時候,你在主?面才有一點用處。

星期四, 5月 11, 2006

復活後的多加 - 宋尚節

【讀經】:徒九36~43。

(本篇信息為宋尚節牧師晨間對福州教會各領袖的短講信息)

  使徒行傳第九章記載非常奇妙的三大神蹟,恐怕在該書內,沒有比這些神蹟更大了,是什麼神蹟呢?

  (一)桀驁不馴的掃羅變為溫柔順服的保羅。
  (二)癱瘓臥床的八年女徒以尼雅,病得痊癒。
  (三)「多加」由死復活。

  這三個神蹟,是顯明主最大的榮耀。現在,神要我說:「多加」由死復活的那個神蹟為題目。

  第卅六節:「在約帕有一個女徒,名叫大比大......。」聖經中有「使徒」、「門徒」或「女徒」等名稱。這「女徒」按原文的意思,恐怕是約翰的門徒或許是未重生以前的門徒,希利尼話「多加」為安靜的意思,如同綿羊那樣安靜。她廣行善事,多施賙濟--「善事」乃良好工作的意思,或許她丈夫逝世之後,她把財產賙濟窮人,拼命工作。唉!我們雖然稱為門徒,還是沒有重生,我們在神面前,乃是死人;我們的工作,亦是死的工作;在人看來,她是一個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好人,她的名在人前顯得榮耀,但是神的名未曾顯得榮耀,因為她沒有高舉主的十字架,在人看來,她是一個善士而已。人看她有犧牲服務的精神,可惜耶穌的名,被她掩蓋了。我們教會內有許多善士,創設孤兒院,辦理育嬰堂,做出許多慈善的工作,在人的眼光看來,固然是一個大慈善家、大服務家、大犧牲家,但是主的名在他身上,不得榮耀。參看以賽亞書第六十四章六節,這節聖經,最能幫助我們,叫我們覺悟:我們所有的義行和一切善行,在人前以為好看,但在神前,如同污穢的衣服一樣,如同葉子枯乾一樣;衣服污穢並不好看,葉子離樹,立即乾枯,我們生活若未重生必虧欠神的榮耀。我從前曾到廣州講道,看見一人在未重生之前,熱心服務,廣行善事,他以為藉他的善行,可上天堂;後來那人到會堂參加聚會,講道、查經、認罪之時,還想倚靠自己的工夫得救,以後我勸他再跪下禱告認罪悔改,從此,他不歸榮耀給自己,而歸榮耀給神了。可惜許多人做出死的工作,如同多加一樣,多麼可憐!


  第卅七節:「當她犯病而死......。」多加死了,死人的工作,有什麼可誇呢!全然是虛空的;照樣,人的好處,值不得什麼,該死的多加死了,結果,一切的工作,亦隨之而滅。試問我們帶領幾個人來歸主?我們的工作,是否隨我們的死亡而消滅?唉!多加在世上,好多人稱讚她、誇獎她,恐怕在天上,就沒有人稱讚她,天使或許不准她進入天國。我們有帶領幾個人來歸主呢?我們有帶領罪人來得十字架的救恩麼?可惜我們的工作,只榮耀自己,不知道榮耀神的名!我的工作,是跟我同死,死後就完了。這樣的人生,有何價值!


  第卅八節:「呂大原與約帕相近,門徒聽見彼得在那?,打發兩個人去見他......快到約帕去,請彼得來。」門徒要求彼得來,為她祈禱,等候彼得來,叫她復活。她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死的,亦不知道主在她身上,不得榮耀,雖有良好的工作,結局是死的,所以必須請彼得來為她祈禱,使她復活。我們工作,結局是死的,必須求復活的耶穌復活我們,重生我們。彼得來了,為她們做什麼呢?


  第卅九節:「彼得就起身和門徒同去,到了,便有人領他上樓......。」彼得來到,看多加屍身停在床上,許多寡婦在彼得跟前,為她啼哭,誇獎多加這樣好,那樣好,「還把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外衣與?衣給他看。」或許她們哀求彼得說:「她廣行善事,多施賙濟,她乃善士,她為好人,......。」多加被人稱讚的聲名得榮耀了,但是耶穌的名,在她身上,不得榮耀。唉!我們眼看這個幹事工作好,那個傳道成績優;我們終年東奔西跑,勞勞碌碌,忙個不休,今天開會,明天佈道,儼然是一個熱心不過的善士,被人歡迎,被人稱讚,他的名譽,已經被人傳開了;但是主的名不得在他身上顯出榮耀。唉!我們的工作,在神前不算什麼,不如早死。啊!多加死了,就在她身上顯出十字架的榮耀了。


  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開一個「種族和平會」,要使白種人與黑種人聯絡起來,因為這兩種人在同一學校內,彼此沒有說話,就是共飯同席,彼此也沒有交談。我為要打破那種隔閡,聯絡那條鴻溝,就不惜費幾許精神,為他們開了這個會。後來報紙大登特登,誇獎我,褒譽我,我便十分高興,把那個會,更擴大起來,也請猶太人同時參加,我又被推為主席。開會時,襲斯德博士蒞場與會,他褒美我為一個「大英雄」;因此,我興高彩烈,洋洋得意。


  更有一次,我被推為十三國「學生和平會」主席,那會的程序,附有音樂和遊藝等等節目;眾人鼓掌歡迎我,報紙登載誇譽我,而我更自鳴得意了。


  如今回想過去,一切都像煙消雲散,轉眼成空,因為我日間開大會,夜間卻和我哥哥爭吵打架。唉!一切都是死人的工作,如同外衣,雖然美麗悅目,結局是死的!死人算得什麼呢?感謝主!讚美主!多加死了,大家為她啼哭了,多加死了,主的能力才能在她身上顯得榮耀。


  第四十節:「彼得叫他們都出去,就跪下禱告......對著死人說:大比大起來......。」她們請彼得來,為的是救命,主給我們的是什麼呢?若不把光陰奉獻給主,那麼,光陰是死的?彼得跪下禱告,或許這樣說:「我們是該死的,唯獨主是復活的,現時叫這女人復活起來......。」禱告後,多加便睜開眼睛,復活起來了。那復活後的多加不是多加的,乃是主的寶血買的,她一切光陰,也是主用重價為她買來的。希望我們舊人死了之後,便與主一同復活,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面活著。希望現在主使每一個死了的「多加」復活起來。


  我曾到廣東的梅縣講道,有一個長老,那地方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熱心的偉人,建築禮堂,開辦學校,提倡社交,發起公益善舉;他的兒孫繞膝,濟濟一堂,不幸那位長老失足而跛,來堂聽道,請求代禱。那一次沒有醫好,於是又抬到汕頭乘我開奮興會時,進堂求醫,人都說:「那個長老的跛足,能夠醫好,奮興會便成功了。」抬到台前,叫我為他按手祈禱,他當時不但病沒有好,反而斷氣而死,嗚呼哀哉了!他的兒女和他的師母們,十分憂苦,哀號不止!一時會場空氣緊張,秩序混亂,人們交頭接耳,品評長短;我便不慌不忙說:「不要啼哭,神能負責!」便為他哀禱說:「神呀!願你榮耀你的名,叫他復活起來......。」那人便活過來了。


  事後經調查,原來他為吃鴉片而來;那天晚上,他請求我再為他代禱,我便不去,對他說:「把你的罪交給主。」他便把罪認出來,甚麼侵吞公款啦,買賣嗎啡啦,行淫污穢啦等等。我便對他說:「你是多加,你是該死的了。」他確實悔改後,我便奉主的名,為他祈禱,使他起來。恐怕許多人如同「多加」一樣,假冒為善,外面好看,究竟是死的。「多加」復活之後怎樣呢?「......就有許多人信了主。」


  第四十一、四十二節:「彼得伸手扶她起來......,把多加活活的交給他們。」多加復活之後,人們不是信多加,乃信神的榮耀了。彼得把活活的多加交給他們,成為活的見證,此後不是稱讚多加這些好、那些好,乃稱讚主的名了,一切的好,都是主的,主被人高舉,主在她身上,便得了榮耀。所以活的多加使人歸榮自己,乃是死的工作;死的多加使人榮耀主,乃是活的工作。


  我們應當榮耀神的名,不是愛多加乃是愛神。我常見許多堂會會友,不是跟從主,乃是跟從牧者;牧師調任別地,會友亦隨之而去,西國人若避暑他去,而女會友亦隨之而去。唉!多麼可憐呀!因為他的工作,是人的工作,乃死的工作。


  河南彰德有一位牧師,人都說他口才好、學問好,多施賙濟,拼命工作。他任職的堂會,有五百教友,可算為興旺的堂會;但是那位牧師離開那?,許多會友都離散了。呵!他的工作不是引人愛主、信主、跟主,乃是使人信人而已。感謝主!多加死了,主的名得榮耀,你們死了麼?若還未死,就把主的名遮蓋起來,你們所行的許多善工,都是虛空的。


  第四十三節:「此後彼得在約帕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住了多日。」猶太人甚恨惡硝皮匠,他住屋與人家的屋子,相距十五丈,因為人看那硝皮為不潔的工業;且日日與死的獸類往來,味道惡臭;業皮匠者,聲名不好,所以娶妻甚難,娶妻若非事前明徵同意,在法律上隨時可以提起離婚。可是彼得有主的生命,不顧人言,與他同住;因為人只看外面,神是看人的內心。試問我們的工作,到底是死的呢?還是活的呢?是看外面呢?還是看?面呢?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把你們死的行為,改變為活的行為,因主為我們釘死十字架,祂用重價買我們回來,現今我們活著,不是我活,乃是主在我?面而活,因為我若未死,主的名在我身上,顯不得榮耀。
  有一位姓汪的循理會牧師,浙江人,在湖州設立三餘社,藉放映電影營業,以維公費。他十分活躍,會友甚多,堂會組織,分門別類,按部就班,井井有條,會督看他為好牧人,同工亦稱羨不已,可惜他的工作都是死的。我在湖州領會時,有一千會友聽道,但是沒有一人攜帶聖經,我即質問汪牧師說:「會友聚會,為何不帶聖經呢?」而我請會眾祈禱,也沒有一人領禱;會快要完畢,我還查問:「有沒有得救之人請舉手」,竟然沒有一人站立舉手。唉!他們的堂會是死的,他們的工作也是死的。可是聖靈抓住他們,從這次奮興會後,會友不看電影了,堂會失了一筆進款,難以維持;汪牧師來對我說:「電影不映,堂會失了一筆進款,公事怎麼辦下去呢?」我回答說:「你不要做死飯桶須做活水源泉。」他和我一同祈禱,起先他的罪還不認清楚,以後才坦然承認說:「侵吞公款,淫行污穢等等。」認罪後,他的生命改變,從此,他不做死人的工,變為一位得力熱心的傳道者。